閱讀歷史 |

第149章 《漢城條約》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送回朝鮮一方的使者後,澳宋軍隊也開始整軍入城,可不能自由散漫。

蔡牧要求進城時一定要軍容整齊,讓朝鮮上到國王高官下到平民百姓都好好的看一看什麼叫做強軍天軍,現在把肌肉秀好了,以後能少生很多事端。

除了要求軍容好看,蔡牧也著重強調了紀律問題,畢竟有七萬多大軍,要是不強調紀律總有不少士兵鋌而走險干犯軍紀。

特別是治安軍,他們平時待遇相對於澳協軍就不好,上了戰場也只能幹雜活軍功也沒多少。

而且治安軍中還有大量日本人,日本人見了朝鮮人那是分外眼紅,一個約束不好就容易出現惡性事件。

等先頭部隊正式接管好城防以後,蔡牧和軍官團們正式進城了,而朝鮮國王李倧早就帶領文武百官王室貴胄在城門口列隊迎接蔡牧。

見到蔡牧騎著馬走到近前李倧帶頭雙膝跪地低下頭顱雙手抬高奉上投降文書,而李倧後面的朝鮮高層們也已經齊刷刷的下跪迎接蔡牧。

蔡牧讓牽馬計程車兵接過投降文書遞給自己,然後拉開文卷只是大概掃了一眼,看到大多都是一些套話就興致缺缺的隨意扔給旁邊的軍官們,讓他們相互傳閱。

“你們注意點別弄壞了,看完以後好好給我存著,以後要進博物館的,要是在上面發現有誰的髒手印,我停誰一個月薪。”

這些軍官都是武人下手沒輕沒重的,要是蔡牧不給他們打招呼,投降文書搞不好轉了一圈以後就成廢紙了,到時候還要費事再寫一份,而且原件的歷史意義也不一樣。

“照片拍好沒。”

“報告總督已經拍好了。”

“那好,你們都起來吧,跪著挺累的。”

蔡牧發話以後朝鮮高層才敢站起來。

朝鮮高層都是會說漢語會寫漢字的,不會寫漢字連官都當不上,不會一口流利的漢語上層圈子都不帶你玩的,只有老百姓才講朝鮮語。

所以朝鮮上層漢化程度可以說是東亞儒家文化圈裡最高的了,比入關前的後金滿洲人還要高,畢竟大清入關後很多高層還要現學漢語漢字。

所以就算在他們耳朵裡蔡牧的口音可能有些奇怪,但是完全不妨礙交流。

雖然大明官話一開始是南京話,但後來遷都北京這麼多年必然受本地口音的影響,所以北方話或者說引入大量北方話的南京話已經成了大明的事實官話。

它和普通話差距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巨大,都融入大量北京一帶的方言,就是有古今差異而已。

“李倧你過來。”看見李倧等人站起來以後蔡牧立馬把李倧叫過來。

然後又把一旁的攝影師叫過來,蔡牧決定和李倧單獨合拍一張照片。

雖然蔡牧是個文官,但他是一個妥妥的山東大漢,在穿越眾裡面都算是高大威猛的那種了,身高188cm,體重80kg。

而李倧雖然身為國王不缺衣少食,但是在體魄上比蔡牧差遠了,兩個人站在一起高大的蔡牧都要把李倧壓倒了,更別說蔡牧還有戰勝者buff的加成,李倧在蔡牧面前身形就越發的矮小了。

“別苦著臉了,笑一個,你現在的樣子以後是要傳給後人的。”

聞言李倧立馬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臉來,然後攝影師拍下了這張極具歷史意義的照片。

本來原本的受降計劃裡,李倧和朝鮮高層是不用跪著迎接蔡牧的,後來大軍進城後蔡牧臨時加上了這一條。

有一些朝鮮官員對於跪拜這件事非常的反對,說什麼“有傷國體”“折辱尊嚴”之類的話人,然後帶頭鬧騰的那幾個有“骨氣”的官員就被澳宋大兵當場槍斃了,剩下官員自然沒人敢再說不字。

蔡牧表示裝什麼裝,跪大明皇帝時不是跪的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