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0章 蒸汽船 (第1/3頁)

加入書籤

西曆1627年,11月。

今天王海勝要來參觀海軍的蒸汽船海試,他雖然卸任了海軍委員的職務,但是卸任後他成為了海軍總參謀長,而且由於他在海軍中積威甚重,現在海軍的事務仍然由他處理,至於現任海軍委員只是海軍部推上去填位置的而已。

其實他這次參觀的蒸汽船隻是風帆和蒸汽混合動力的帆船而已,並不是純正的蒸汽動力船,在澳宋的蒸汽機熱效率沒有巨大提升或者內燃機出現之前這種混合動力的船隻將會在澳宋存在相當長一段時間。

由於澳宋本土和遠東的移民和貨物來往數量越來越多,在蒸汽機量產以後,執委會就決定儘快讓蒸汽機上艦,加快澳宋的運輸效率。

當然這種好東西肯定要讓軍方先用,於是海軍部就在原先擁有的5艘穿越級軍艦上加裝蒸汽機進行改造。

海軍部也想直接造新的蒸汽船,但是穿越級一共才生產五艘而且都是目前澳宋海軍的主力艦,還沒服役幾年艦齡都很新,改改還能用,新的蒸汽船就先緩緩吧,畢竟軍費有限。

不過海軍的下一級艦船建造計劃已經出爐,設計圖紙都有了,就叫“七星級”,動力採取蒸汽和風帆混合動力,然後再在木製船身上覆蓋上鐵甲,噸位800-1000噸,搞一個丐版的“鐵甲艦”,而且由於七星級艦船隻是海軍由木製船到鐵甲艦的過渡版本,因此他的生產計劃就只有七艘,剛好把七星的名字給填滿。

不是海軍偏要去花冤枉錢一級一級攀科技,不要說他們有鐵殼木船的圖紙,無畏艦的圖紙也有,甚至連阿美麗卡的衣阿華戰列艦的圖紙也從某個海船愛好者穿越眾的手裡淘出來了。

但是有圖紙就能建造了嗎?理論是理論,現實是現實,造船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工業門類,什麼樣的人口工業水平和規模才能造出相應的戰艦,難道幾百噸乃至上萬噸的海船難到想靠手搓?

目前澳宋的人口和工業水平只能支撐起海軍一步步來,雖然澳宋擁有未來科技理論知識,甚至許多高階的技術和材料已經在實驗室出現了,但是都面臨一個問題,沒法量產。

以現在澳宋普遍的材料和加工水平,很多東西都只能主動或者被動的鎖在實驗室裡拿不出來,工業水平和人口素養還有人口數量暫時支撐不起這些“黑科技”,與其拿出來冒著洩露的危險,還不如在實驗室裡關著等時機成熟再拿出來。

所以飯還是得一口一口吃,跑的快容易跌跟頭,只有厚積才能薄發,穿越眾只是現代人,不是超人,不能忽視客觀的條件,不然不就成“三年趕英五年超美”了嗎?

王海勝爬上了澳宋起航號,作為澳宋第一艘專業海軍戰艦,它的蒸汽動力改造也是第一個進行的。

改造後的澳宋起航號,單從外表看,只是在甲板上多了一個煙囪而已,其他地方看不出有什麼變化,但這艘船的內部和水下部分已經大變樣了。

加裝蒸汽機時,工人給船隻內部加了許多鋼結構,特別是龍骨附近用鋼鐵強化受力,水線下也加了一層表面為銅的鋼板,這些機構可以有效增強澳宋起航號的船身強度和抗風浪能力。

由於目前澳宋還無法大規模生產不鏽鋼,像船上的用的鐵鋼部件全部只能刷一層防腐漆料,像水線下不容易補漆的地方就給他打上一層銅保護裡面的鋼板裝甲。

水下還加裝了蒸汽機帶動的螺旋槳,這些螺旋槳可以讓澳宋起航號跑出驚人的速度,原來的穿越級軍艦在順風順水的情況下也只能跑8節,而加裝蒸汽動力後它在順風順水的情況下能跑出14節的速度。

而現在澳宋最快的飛剪船極限速度才12節,而且蒸汽動力給澳宋起航號帶來的最大優勢並不是速度更快了,而是它的動力可以無中生有了。

傳統風帆戰艦速度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