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東歐與中東2 (第1/2頁)
在瓦迪斯瓦夫四世帶著波蘭大軍在沙俄境內攻城掠地時,中東也不太平。
瓦迪斯瓦夫四世作為剛上位的國王需要一場勝仗來鞏固統治樹立個人的威望。
那麼穆拉德四世擺脫國內的軍頭和權臣正式親政後,他也需要透過各種措施鞏固統治集中權力樹立威望。
於是他也選擇了最簡單也最有效方法——戰爭,畢竟透過內政治理國家作出成績需要的時間太長了,也很難直觀讓人看見成果。
而戰爭又快又直觀,當敵國的戰俘和繳獲物資運回國內的時候,當戰報宣佈斬殺多少敵人時,當敵國給自己國家賠了多少款割了多少地時。
民眾能最直觀看到戰爭帶來的好處,從而在心中建立對於發動戰爭者的權威,當然大前提是能打贏,打輸了就什麼都不用說了,不當戰犯都是運氣好了。
而穆拉德四世選擇的敵人就是波斯的薩法維王朝,奧斯曼帝國是從血與火中崛起的,那麼大的領土可不是充話費送的,都從其他國家搶過來的。
所以奧斯曼帝國與幾乎周圍的鄰國都有仇,而且仇恨很深。
就拿這次穆拉德四世準備處理的波斯來說吧,兩國曆史上多有衝突,歷史上斷斷續續打了三個世紀。
以前奧斯曼強的時候經常欺負波斯,侵佔不少波斯的土地,直到後來波斯天降猛男“阿巴斯一世”。
阿巴斯一世直接掀起改革,讓波斯的實力在短時間快速增長,特別是軍事上的改革非常有成效。
阿巴斯一世建立起了職業化的常備軍,引入了大量當時先進的武器裝備火槍和火炮等,完成了波斯軍隊的火器化改革。
靠著新軍阿巴斯一世兩次親征奧斯曼帝國,均取得大勝,打的奧斯曼人哭爹喊娘。
不過阿巴斯一世和許多歷史上的“英主”一樣,晚年就昏聵了,搞不少騷操作,而且有嚴重的“被害妄想症”。
他懷疑所有人都想害他,包括他的兒子,因此他殺掉了自己的大兒子,刺瞎了自己的兩個小兒子,稍微不對就任意殘殺臣民,像極了漢代某個諡號為“武”的皇帝晚年。
所有奧斯曼和波斯的賬多的很,算都算不完,而且奧斯曼和波斯還在戰爭狀態,波斯還佔著奧斯曼不少土地呢,正好新仇舊恨一起算。
至於為什麼奧斯曼和波斯在戰爭狀態就要從阿巴斯一世的去世說起了。
阿巴斯一世1629年去世,繼位的是他大兒子的兒子也就是他的孫子——薩非。
這個“薩非”可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能力是沒有的,慾望是很大的,功臣是亂殺的,朝政是不理的。
他的能力低到令人髮指,《歐陸風雲四》裡面少有的1.1.0“神君”,簡直不是人,也就比智障好一點。
據說他是半文盲,有閱讀障礙,連一篇完整的文章都寫不出來,而且還酗酒和吸食鴨片。
對於會威脅到他的功臣,宗室,將領,就一個字——殺,特別是對軍隊來了一個“大清洗”,還各種濫殺無辜,總之就是“望之不似人君”。
跟他一比“聖質如初”的“晉惠帝司馬衷”都算是賢明之君,至少晉惠帝不會亂殺人。
有這麼一個奇葩出世,穆拉德四世當時就按捺不住立功的心,有傻子可以欺負為什麼不欺負,正是收復失地開疆拓土的好機會。
於是穆拉德四世想要在1630年御駕親征,立下不世奇功的同時加強自己的對軍隊的影響,但是被皇太后和外朝官員一起否決了,他們怕蘇丹重新掌握軍權。
穆拉德四世當時就火了,但想到敵強我弱,沒必要硬剛,而且只要前線打贏了也少不了他這個君主的功勞。
但是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奧斯曼的大軍沒打過波斯人,由於奧斯曼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