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章 BUG的營造 (第2/3頁)

加入書籤

嚴嚴實實的牛皮封面手寫舊書。

當阿布看到上面四個豎著書寫的大字,以及旁邊的落款時,簡直有點傻眼!

“齊民要術-賈思勰手書”!

翻開扉頁,卻是一行蠅頭小字。

“力能勝貧,謹能防禍。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採捃經傳,愛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智如禹湯,不如常耕。天為之農,而我不農,谷亦不可得而取之。”

這傢伙,是華夏著名農業科學家的後代啊!

看著他對祖先文字倒背如流、對農業生產侃侃而談的樣子,阿布感嘆,這下可真是撿到寶貝了!

具體怎麼妥善安排和使用這些人,阿布現在一點兒也不著急。

首先,得讓他們的身體、精神回覆再說。

現在能讓他們乾的,就是儘量吃好、睡好,同時跟隨新拉的隊伍鍛鍊、適應、培訓、勞動……

建設新家園的工作,並沒有顯得多麼曲折!

因為在陀太峪中,早先就有了原準備給阿布契郎的屍身修屋鑿穴的木石工匠。

這些工匠的數量,有些少。

但那些什麼斧頭、鋸子、尺子、墨斗、錛子、刨子……都有!

就連石匠的工具,也一樣不缺!

“可惜了,工具的數量還是少了些!”

“這麼多人,只能幹雜活!”

某一天,心情愉悅、容光煥發的娥渡麗,看著谷中忙碌的景象,心有不甘地如此感慨。

很快,一個多月就過去了……

按照司徒的勘察設計,經過初期緊張繁忙的拓荒施工,倖存者們分別在陀太峪周圍的半山部,修建了四個不同功能的營地。

這裡靠近山谷一面的山勢,大體上還算平緩,所以選擇和修建並不困難。

這時候,一排排結實的圓木大屋,依靠一顆顆高大粗壯的紅松木椽檁柱子,搭建而起!

裡面,按照阿布的強烈要求,利用徒泰山富藏的石灰石、沙子、黑土,全都打了堅實的地基。

再用粗木板、焦木炭鋪了地,然後在每個睡人的木屋裡又盤上大炕。

對,東北大炕!!!

因為有了高嶺土、石灰石這些上好的基建原材料,所以這大炕建的特別講究仔細。

密封、結實、溫暖、抗造!

當然,現在還沒有什麼高階的材料,比如煙囪用陶管、炕面用瓷板、密封用密封劑、隔潮用碳素板……

粟末靺鞨的房屋,傳統上是半地下式的。

富貴的,上半截有房,有人字頂,有瓦,有滴水……

貧賤的,那就是地穴上頭,搭上橫木,然後在上面覆上樹枝、皮毛、土……

這種屋子雖然保暖,但缺點一樣很明顯。

陰暗潮溼,容易封堵,視野受限,空氣簡直了……很不舒適!

這樣的居住環境,根本就不是阿布理想的長居和過冬之所!

所以,他堅持要造乾燥、結實、寬敞、明亮的地上屋!

戰馬和牲畜,已經被一個個依山而建、帶有大木棚的柵欄,給收攏一起圍了起來。

那三隻猛獸,也被分別安置。

就在一處重新掏空的兩個小山洞裡,還帶有一大片空地和高大結實的圍欄。

這三位,願意不願意的,且先就這樣將就著吧!

反正,它們似乎還不想離開……

採獵隊,開始收集各種各樣的物資。

如,魚、虎、熊、豹、貂、狍子、野豬、麋鹿、飛龍、山雞、兔子……還有像松子、菌菇、藥草……

這些東西,被阿布指導著,利用他前世學習的野外生存技能,進行熏製、風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