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81章 謀練 (第4/4頁)

加入書籤

說是大綱,其實就是指令碼。

這指令碼,其實是有兩本。

花木蘭她們拿到的,是甲本,是抵抗、保護和成功逃脫。

而另外一本乙本,卻是是剛剛抵達江都、換防完成的驍果中衛折衝中郎將、次將軍來弘手裡。

驍果中衛那邊,會派出來一隊數目不詳、裝備爆表、戰力強悍的特殊部隊,來襲擊、進攻!

名字相當另類,叫“紅藍軍”!

據說,這個名字,是楊子燦建議,由廣皇帝特批的名號!

為什麼是紅藍軍,不是白黑軍,或者是其他什麼顏色軍?

不知道!

反正這樣的部隊,也不是獨創。

傳聞楊子燦為了說明這個提高女衛戰鬥力的演習計劃,搬出了一些典故。

最有名的,就是漢武帝劉徹當年為打敗強大的匈奴,曾經成立過一支部隊。

這,是一支專門來和漢軍正規王牌軍,比試磨礪的特殊部隊。

紅藍胡騎!

有典故呢!

傳說,漢武帝小劉一直在絞盡腦汁地提高自己的漢家軍。

可是,早期的漢軍不管怎麼搞,就是難逃被強大的匈奴郡海扁的命運。

後來,小劉在竇老太太的壓制下很鬱悶,於是常常去觀看宮中的鬥犬比賽和鬥犬訓練。

一次,他看到訓犬師利用陪練狗去提高冠軍犬的戰鬥力和戰鬥機巧,於是心中豁然開朗。

他高價招募了一批人!

什麼人?

一批十分了解匈奴軍隊情況,張的模樣、生活習性、穿衣吃飯、武功做派等都無限接近匈奴人的青壯年猛士!

這樣一批人,單獨成軍,刻苦訓練,用心裝備,完完全全模仿成了一支全面相似、戰鬥力更勝一籌的“匈奴精銳”軍隊。

這名字呢,也有典故,也不是楊子燦瞎說。

因為紅藍,是一種花草,也叫紅花。

它,是匈奴女人、中原女人們的最愛——胭脂的只要原料。

晉崔豹《古今注·草木》中有云:

“燕支葉似葪,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為燕支,中國亦謂為紅藍。以染粉為婦人色,謂之燕支粉。”

燕支,胭脂是也!

紅藍,代表陰,是為奇,非陽剛正道,其所用手段不以光明,極盡可勝之手段。

它,是一支用來磨礪大漢正軍的反面磨刀石部隊!

同時,它也能很很形象地代表匈奴人,所以漢武帝小劉促狹地稱這支部隊為紅藍胡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