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1章 馬政 (第2/4頁)

加入書籤

隨時有可能沿著絲綢之路中線,衝過來的西域、西亞、中歐的哪些客人!

蘭州,就是這條走廊的大鐵門!

也是河西走廊與中原地區之間,那個要命的咽喉部位。

任何一個負責任的中原帝王,萬般之下,可以失去河西走廊,但絕對不能沒有蘭州!

蘭州一失,整個隴西地區便無險可守!

此時,蘭州郡在籍的,有戶9744戶,口約人。

那麼,說到這兩地如此重要,到底那魚俱羅最為擔憂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隴右牧!

確切的地說,是隴右牧的馬和人,正在出大問題!

當楊子燦將信讀到此處,偏殿中的所有人不由驚呼一聲,頓時變了顏色。

當然,這裡面不包括楊侑和楊子燦二人。

楊侑,早就讓阿布將此信掰碎了、揉細了講給他聽了。

雖然心中也是驚駭,但也並不像大家那樣剛受到巨大沖擊而神色鉅變。

那麼,大傢伙們為何如此緊張此事?

馬!

馬在古代,是什麼?

阿布早就在粟末地謀發展的時候,就做過精闢的論述。

馬是載具,但也不僅僅是載具!

馬,是一個帝國文明的延伸和觸角!

馬能走多遠,一個帝國的疆域、控制力、影響力,就有多遠!

馬是什麼?

是戰鬥機,是偵察機,是裝甲車,是坦克,是突擊車……

是勞斯萊斯、兵力、賓士、吉利、比亞迪、埃安、哪吒、AIto……

那麼,大隋帝國的馬政和戰馬,又是什麼情況?

馬者,兵甲之本,國之大用。

安寧,則以別尊卑之序;有變,則濟遠近之難。

這兩句,來自范曄的《後漢書·馬援傳》,很是精闢!

在周朝,華夏就已經有了相對完整的養馬制度——司馬法。

“井十為通。通為匹馬、三十家、士一人 ,徒二人。通十為成 ,成百井;三百家、革車一乘……”

按照這個制度,每十里的地區,就要貢獻一匹馬。

春秋戰國時期,養馬之風變得更加興盛。

因為這時候最流行的戰爭模式,是車騎戰!

而車騎戰,不僅僅要方車、木輪、硬軸,更需要拉扯戰車的馬!

當然,騎兵,更離不開戰馬!

所以,戰馬、馱馬的多寡,成為這個時代各個諸侯國,強與弱的重要國力指標。

然而,中原的馬因為牧場、種屬、氣候等的原因,與北方遊牧民族的馬匹,存在著全面的差距。

在屢次失敗中,中原王朝很快就認識到雙方戰力的差距,還是在載具——戰馬上面。

馬,需要優良的牧草,需要寬闊的場地,需要乾淨活泛的水源,需要俊美的物件用於繁衍……

於是,從秦朝而開始,歷代王朝非常重視水草肥美之地的馬場爭奪和保護。

而依託於這些牧場的馬政,也開始越來越完備和嚴格。

西漢時期,設太僕以掌管全國馬政,又設定邊郡六牧師苑令,各有三丞為下屬。

《漢官儀》雲,“牧師諸菀三十六所,分置北邊,西邊,分養馬三十萬頭。”

《漢儀注》雲:“以郎為苑監,官奴婢三萬人,養馬三十萬匹。”

這些牧師苑,絕大部分分佈在河西六郡之中。

哪六郡?

隴西郡,天水郡,安定郡,北地郡,上郡,西河郡!

《漢書·地理志》雲:“……北地郡靈川縣有河奇苑、號菲苑;歸德縣有堵苑、白馬苑;鬱致縣有牧師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