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9章 衝壓造幣 (第1/5頁)

加入書籤

看了看中臣太倉的金錠、銀錠的成色,的確發現這倭國產金銀質量非常好。

只是銅料的品質,有點差。

看樣子,主要在於銅冶煉的水平不怎麼高。

“你們那兒這種成色的銅,貨量大不大?”

阿布拿起有些發黑的一小塊銅錠,問道。

“銅礦也是新近這幾年陸續才發現,產量也不低。”

“只是冶煉方法限制,沒法煉出精銅,這也讓礦主和當朝很頭疼。”

“哦?這卻是為何?”

阿布好奇地問道,有金銀也行啊,還要什麼腳踏車?

“因為金銀雖然多,但卻不似銅幣那樣輕便細小易行,與老百姓生活和日常經濟無益。”

“當朝非常喜愛漢、隋錢幣,可您也知道,那些銅幣怎可輕易輸入我大和?”

“這大隋也一直缺銅,而銅幣就更不可能輸出了!”

“在我大和,原本想用銅來鑄幣,可是這銅雜質太多了。”

“只好透過貿易獲得漢以來各朝的錢幣,叫渡來錢,這些銅幣可比銀子值錢呢!”

“啊?還有這等事情?”

阿布聽了,更加吃驚。

銅比銀貴?開什麼玩笑!

但中臣太倉的話,立即讓他啞口無言。

“老先生莫要不信,你如果有大隋銅錢,只要品相完好足量,我願意以一兩銀兌換七百文。”

“啊,這麼貴?”

阿布脫口說道。

他的意思,就是說一兩銀子難道不是兌換一千文五銖錢?

雖然在大隋金銀不能流通,但官府對於外商兌換牌價,還是這個數啊!

這差價有點太大了!

鑄造銅幣,也不是什麼高技術,難道這小倭國就搞不出來?

“貴麼?”

“老先生,如果你手上有文皇帝時期的五銖,或者是足量五銖,我願意以五百五十錢兌一兩?”

“啊?嗯!這個不錯。”

“我嘛,手上倒是真有大量的銅錢,質量也很好,”

“有兩種,等等,你可以先看看。”

說完,從懷裡掏出兩枚黃澄澄的精緻銅幣,遞給中臣太倉。

第一枚,和開皇五銖,也就是俗稱的置樣五銖一般無異,但顯得比平常看到的更為精緻細膩。

錢文“五銖”二字,篆書。

背面方闊,周邊厚廓。

“五”字上下左端有豎紋,交筆圓曲,“朱”頭方折。

第二枚,卻是一枚私人錢。

與五銖一樣大小,圓形方孔。

正面為篆書,“大業通寶”。

背面為篆書,豎立“中華”兩字。

中臣太倉將這兩枚嶄新得就像剛生出來一般的錢幣,掌在手上,細細端詳。

這兩枚錢幣,恁是生得好看!

色澤發紫發紅,顯然主材是含量最高的紫銅,屬於品級最高的那種。

而兩枚錢幣的紋路,非常清晰整潔規整,猶如天生一般。

實在想不出,有何等利刃能將銅塊刻出此等模樣?

澆鑄法,是很難如此的!

手感光滑,圓潤,就像玉器一般,彷彿還經過了拋光和打磨。

再感覺重量,似乎還要比往常的五銖略重。

好東西啊!

精品!

中臣太倉吸著氣,有點愛不釋手。

那樣子,有點像個孩子。

這兩枚銅錢,是粟末地水力衝壓技術的產物。

八月份的時候,利用墨家槓桿理論和齒輪技術,再加上不斷進步的水錘技術,簡單的衝壓加工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