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3章 鬥雞之戲 (第2/3頁)

加入書籤

,留下一室春色與門外暗自咋舌的自己。

另一邊,雅苑之中,慶忌沐浴更衣後,一室清香伴著他深邃的思緒。他深知,若要重拾舊夢,反擊闔閭,必須選擇一條既近且險的道路。魯國,這個緊鄰吳國卻又不失為戰略要地的國家,成了他心中最佳的盟友與跳板。他想象著,透過魯國的支援與協助,他能夠迅速在吳國邊境點燃反抗的烽火,讓闔閭的霸業之路佈滿荊棘。

衛國雖富庶,卻如遠水難解近渴,對於急於改變現狀的慶忌而言,它太過遙遠,難以觸及吳國的核心。歷史的車輪不會因他個人的重生而逆轉,闔閭的崛起已成定局,除非他能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以最快的速度重新集結力量,否則一切努力都將是徒勞。

慶忌閉目沉思,腦海中浮現出闔閭一步步鞏固王權的畫面。他明白,時間緊迫,必須在闔閭完全掌控大局之前,於吳國心臟地帶播下反抗的種子。只有這樣,他慶忌的名字,才能在這片亂世中再次閃耀,改寫既定的命運,讓春秋的舞臺上多一幕由他主導的精彩篇章。在浩瀚的華夏大地上,吳國如同一顆鑲嵌於東海之濱的璀璨明珠,其光芒雖耀眼,卻也引得四方風雲湧動。三面環陸,與魯之儒雅、楚之霸業、越之靈秀交相輝映,編織出一幅錯綜複雜的政治圖譜。

越國,那片被群山溫柔環抱的翠綠之地,看似柔弱無骨,實則暗藏鋒芒。世人皆知勾踐臥薪嚐膽,終成大業,卻少有人細品其父允常那狡黠如狐的外交手腕。允常,這位越王,好比是一位深諳棋道的隱士,屢屢以微薄之力,挑起吳國的怒火,而後又如同風中的柳絮,輕描淡寫地獻上貢品,獻上美女,以柔克剛,消解了吳國的雷霆之怒。他的每一次挑釁,都像是精心佈置的棋局,即便敗北,也能巧妙脫身,再度蟄伏,等待著下一次的反擊。吳國朝野上下,對他這位“無賴鄰居”既恨又懼,殊不知,這份仇恨與輕視,正是闔閭鞏固民心、凝聚力量的絕佳燃料。

反觀魯國,則以“仁義”二字立國,如同春日裡的一縷和煦陽光,溫暖而不刺眼。魯國之人,即便在亂世,也堅守著那份對道德的尊崇,他們恥於行越國那般狡黠之事,更不會輕易投身闔閭麾下,成為其政治棋盤上的棋子。

而楚國,這位南方的霸主,與吳國之間,既有桑田之爭,又有邊疆烽火。楚人樂見吳國內亂,因為他們深知,混亂是擴張版圖的最佳時機。但流亡政府易建,流亡軍隊難成。楚國的王權,猶如那萬丈深淵之上的鐵鎖鏈,緊緊束縛著一切可能威脅其穩定的力量。伍子胥、伯嚭兩大世家的覆滅,不僅僅是權臣鬥爭的犧牲品,更是楚王集權路上必須剷除的絆腳石。伍家四代顯赫,軍功赫赫,其影響力已悄然逼近王權核心,這種潛在的威脅,讓楚國王室不得不痛下殺手,以絕後患。伯嚭家族亦是如此,其父伯郄宛,一生行善積德,百姓愛戴,卻也因家族權勢過大,成為了集權路上的犧牲品。在楚王的眼中,國家的長治久安,遠遠重於一個家族的興衰存亡。

於是,在這片波詭雲譎的大地上,各方勢力紛紛登場,演繹著屬於自己的悲歡離合。闔閭、允常、楚王……他們或是智者,或是勇者,或是權謀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書寫著屬於吳國的傳奇篇章。在楚國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一旦有人膽敢顯露鋒芒,彷彿瞬間便能喚醒沉睡的龍吟,引來一群群義憤填膺的民眾,他們如同被激怒的蜂群,不僅言辭如刀,直指你心,更有性情剛烈者,會毫不猶豫地以拳腳相向,將挑戰王權者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而這樣的舉動,往往不經意間便種下了家族覆滅的禍根,其影響力,甚至超越了高高在上的楚王,成為了一種無形的禁忌。楚國,這個深諳權謀與制衡之道的國度,對於任何可能威脅到王權穩定的內部力量,都保持著一種近乎偏執的警惕。在這樣的背景下,想要在國內培育一支超脫楚王掌控的軍事巨獸,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