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5章 難以癒合的傷痕 (第1/2頁)

加入書籤

展獲沉吟片刻,點頭應允,目光中透露出幾分複雜:“確實如此,仲尼。起初,慶忌之事如同微風過耳,未引波瀾。但世事難料,陽虎那廝向季孫大人獻上一計,猶如投入湖中的巨石,激起了層層漣漪。”

孔丘聞言,臉色微變,陽虎的名字如同一道陰雲遮蔽了陽光,他的心中不禁泛起層層波瀾。展獲見狀,心中暗自好笑,面上卻是一片淡然,彷彿是在提醒孔丘,過往的恩怨,在這大時代的洪流中,不過是過眼雲煙。

提及陽虎與孔丘的過往,那是一段塵封的記憶,如同陳年老酒,越品越有味。想當年,孔丘年少輕狂,渴望在貴族的盛宴上證明自己的才學,卻未曾料到,會在季孫氏府邸的門檻前遭遇滑鐵盧。那日的陽虎,身著華麗家奴服,眼神中帶著不屑,如同高高在上的審判者,將孔丘的自尊踐踏得粉碎。那一刻,孔丘的憤怒、羞愧、不甘交織在一起,成了他心中一道難以癒合的傷痕。

然而,時光荏苒,二十載春秋已過,孔丘已從青澀少年成長為博學多才的智者,那些曾經的傷痛,也化作了他前行路上的動力。如今,當陽虎的名字再次被提及,孔丘的心中已無波瀾,只是淡淡一笑,彷彿在告訴所有人,他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容易被擊倒的少年。

展獲的言辭如同織錦般緩緩展開,他眼中閃爍著智者的光芒,對孔丘娓娓道來:“陽虎那廝,巧舌如簧,向季孫大人進言,援手慶忌,此計妙哉!一者,能讓魯國仁義之名如春風化雨,遍灑諸侯心田,成為眾口傳頌的佳話;二者,試想慶忌若能重振故國,對魯國而言,是恩人而非仇敵,遠比闔閭那匹野心勃勃的孤狼覬覦在側要安心得多。更何況……”

說到這裡,展獲的眼神變得深邃,彷彿觸及了朝堂深處那些不為人知的暗流。他輕嘆一聲,話鋒一轉,避開了即將觸及的敏感地帶:“然而,叔孫、孟孫兩家,如同魯國朝堂上的兩座巍峨山巒,對陽虎之策堅決反對,他們擔憂此舉會無端樹敵於強大的吳國,讓魯國陷入不必要的紛爭。季孫大人雖為當朝舵手,卻也需顧及這‘三山’並立的微妙平衡,故而,他派我前來漆城,做那攔江之石,暫留慶忌於此,靜待都城風雲變幻,三家共識方定。”

孔丘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彷彿看穿了世間萬物的本質:“你此舉,實則是佈下了一局精妙的棋。以私交之名,行公事之實,進退自如。若朝中決議援慶忌,則順水推舟,引他入都城;若否,則悄然送其出境,既不失禮於吳國,又保全了魯國顏面,真乃滴水不漏之策。

只是,慶忌公子非池中之物,他怎會不知你的盤算?他借白家之亂,揮劍立威,不僅震懾了宵小,更在漆城乃至列國間揚名立萬,這一步,看似魯莽,實則深謀遠慮,讓你這位非正式的‘行人’,意外地站上了外交的風口浪尖。”

“如今,吳國已知慶忌在魯,必會遣書索人,到那時,再行遣送,便如同將魯國的軟肋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讓諸侯笑我魯國怯懦。此中利害,朝中諸公,豈能不知?”孔丘的話語中透露出幾分無奈與憂慮。展獲聞言,苦笑更甚,那笑容中既有對時局的無奈,也有對友人洞見的欽佩:“孔兄所言極是,這正是當前困局之所在。”

孔丘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抹睿智的光芒,笑道:“慶忌之事,用與不用,皆有利弊。然則,世間萬物,利弊相依,正如陰陽兩極,不可分割。我等雖非廟堂中人,卻也應心懷天下,以史為鑑,方能在這亂世之中,尋得一席安身立命之地。”

在絢爛的黃昏餘暉下,展獲輕搖著摺扇,嘴角掛著一抹苦澀的笑意,彷彿是在自嘲地與心中的煩惱對話。“罷了,仲尼兄,此等繁重之事,就讓那高高在上的執政大人去細細品味其中的苦澀吧。我且執筆為劍,一封密函,快馬加鞭,直奔都城而去。而你,就請在這清幽的茶香中稍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