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4章 長治久安 (第2/3頁)

加入書籤

手背後,目光如炬,輕啟朱唇:“吾心已決,先覓力能扛鼎之士,明日曙光初現,你我共赴江湖,遍訪水上行家,以充教頭之任。”

“遵命!”牛八郎應聲如雷,隨即轉身,如同一頭蓄勢待發的猛虎,潛入軍伍之中,精心挑選著那些能夠撼動山河的壯士。他們口中的“祭神龍舟盛宴”,實則穿越千年,化作今日我們所知的端午節,一個源自春秋,深植於華夏兒女心中的神聖時刻。

時光流轉至五月初五,這天,不僅僅是粽香四溢、龍舟競發的日子,更是對古老圖騰——龍的崇高致敬。那沉甸甸的粽子,投入潺潺流水,彷彿是在向蛟龍獻上最誠摯的供養;而江面上飛馳的龍舟,每一槳都蘊含著對力量的頌歌,對速度的渴望。此外,踏遍百草尋覓生機、鬥草為樂展現智慧、採集雜藥以求安康、門懸菖蒲驅邪避兇、共飲雄黃酒祈願康健……種種習俗,皆與龍蛇相依,與後來的屈原紀念之說大相徑庭。

試想,屈原,那位楚國的忠誠大夫,他的忠誠僅限於楚國疆土,他的哀怨,也只能在楚水楚山間迴響。在那個諸侯紛爭的年代,即便是楚王都未能全然理解他的忠貞,更何況是其他諸侯國?要讓全天下的百姓為他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簡直是天方夜譚。

唯有祭祀神龍,這一跨越國界、深植於每個華夏兒女心中的圖騰信仰,方能凝聚四海之力,成為代代相傳的傳統節日。後世雖有諸多附會之說,如伍子胥之忠、曹娥之孝,但屈原的故事,因其忠君愛國的精神契合了歷代統治者的需求,被刻意放大,終使這一原本屬於龍神的節日,漸漸披上了屈原的色彩。

而在叔孫府邸,一場關於榮耀與尊嚴的較量悄然拉開序幕。後院之中,叔孫家的大小姐正親自挑選勇士,誓要在即將到來的龍舟賽中,與季孫、孟孫兩家一較高下,展現家族風采。而在前廳,叔孫與孟孫兩位家主,已對面而坐,運籌帷幄,共謀對抗季氏與慶忌之策,空氣中瀰漫著濃厚的火藥味,一場無聲的戰爭正在醞釀。這不僅僅是對龍舟之冠的爭奪,更是三家在權力與榮耀天平上的微妙較量。第047章 雙桓暗潮湧動

夜幕低垂,月光如細絲般穿透雲層,灑在了魯國都城的一隅小廳外。廳內,燭火搖曳,映照出孟孫氏那張寫滿憤懣的臉龐,他緊握雙拳,彷彿要將心中的不甘與悔恨都捏碎:“季氏之影,遮天蔽日,我等昔日之舉,竟成養虎為患之實。驅逐君上,換得的是一身罵名與季氏的無限擴張,這世道,真是諷刺至極!”

叔孫氏步入廳內,一身素衣,面若冠玉,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但那眼底深處,卻藏著一抹不容小覷的寒意。“子淵兄,怒火難解千愁,吾召你至此,正是為了共謀破局之策。季孫意如權勢滔天,已是既定事實,沉溺於過往之悔,無益於眼前之困。”

孟孫子淵冷哼一聲,重重坐下,目光如炬:“子玉,你我皆知,季孫氏若得逞,孟孫、叔孫兩家何以立足?依我之見,斬草除根,慶忌之死,便是其衰敗之始。闔閭以刺客制敵之法,非我等不可效尤?”

叔孫玉輕輕搖頭,笑中帶著幾分深邃:“闔閭之事,乃亂世之謀,非我魯國仁義之道。且論闔閭,他豈會甘願揹負此等汙名,反倒可能以此為契機,揮師南下,圖我魯國。再者,季孫氏狡猾多端,慶忌不過是他棋盤上一子,除之易,然其背後佈局,又何以應對?”

孟孫子淵眉頭緊鎖,怒意難平:“難道就任由他步步緊逼,直至將我兩家逼入絕境?他季孫意如行事雖猶豫,但一旦下定決心,你我皆難逃其手!”

叔孫玉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抹智光:“子淵兄勿急,破局之道,在於智而非力。季孫氏雖強,卻非無懈可擊。吾有一計,名曰‘借刀殺人,暗度陳倉’。我們可暗中聯絡鄰國,許以重利,讓他們誤以為季孫氏有意擴張,引發周邊諸侯警惕。同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