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6章 周楚的嘴炮能力,被清算的華亭縣,士紳們聯合 (第2/3頁)

加入書籤

藏土地的數目,每一畝罰款十兩白銀或高一成價值的銅錢。

明朝耕地在不同時期價格不同,在成化初年,一畝地不過五兩銀子左右,但到了成化後期以及弘治年間,耕地的價格開始暴漲,最高的時候漲到約五十兩白銀一畝。

後來在正德年間開始下跌,如今的耕地一畝的平均價格大概在二十兩銀子左右,當然價格會根據不同地區,好田差田有所不同。

周楚定下的罰款,正是根據耕地的價格考量的,太少了周楚看不上,十兩一畝剛剛好,如此一來,十幾萬畝能罰一百多萬兩白銀,雖然不多,卻是白得的。

重點在於這十幾萬畝土地被周楚收了過來,土地才是根本,銀錢說白了只是一堆數字,是人賦予它財富的意義。

除了這十幾萬畝土地之外,那些士紳們少丈量的土地加起來也有四五萬畝,這四五萬畝都加在了普通百姓頭上,總體是不多不少的,這部分的罰款,周楚設定的更好一些,每少量一畝,罰款二十兩白銀或高一成價值的銅錢。

兩項罰款加起來,就有兩百多萬兩了。

這還只是華亭縣一個縣,松江府是江南最小的一個府,只有華亭縣和上海縣,因為這一塊地區屬於沖積平原,很多地區都是慢慢形成的,所以明初才設府。

而其他府,如蘇州府,則有八個縣,而且是八個極其富庶的縣,每一個都超過了華亭縣很多。

江南的整體財力,由此可見一斑。

華亭縣所有的地都被清丈出來之後,那些被多量了地的百姓,紛紛來到錦衣衛衙門,為那千戶送上萬民傘,千戶無比汗顏,哪裡敢冒領這份功勞。

“諸位,這件事雖然是本官在做,卻是周大人命本官做的,本官不過是聽命行事,諸位要謝,就謝周大人。”

百姓們聽到這話,紛紛打聽周楚的名諱,很快就知道了如今整個江南的錦衣衛臨時衙門,都是因為這位周大人的命令才設立的,周大人要做的便是為民請命。

但這萬民傘已然是做好了,百姓們堅持送了出去,他們想找周楚也找不到,便在家中供奉起了周楚的長生牌位。

一時之間,周楚的賢名開始從華亭縣向整個江南地區傳播。

這一點倒是和京城截然相反。

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本原因,不在於兩地的百姓區別有多大,而是周楚在江南,本就是植根於底層百姓在做事,在京城又是另外一種做法,導致百姓不清楚真相罷了。

江南的這些士紳眼看著華亭縣被清算了,再加上近期因為百姓的狀告,無數士紳被抓被罰,嚴重的甚至被抄家,這些人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斃。

於是各府各縣的豪紳紛紛派出代表按照約定前往江南商會,想要商議出一個對付周楚的章程。

一時之間,江南商會總部人聲鼎沸,包括楚輝祖這些商人,一共有近百人。

躲了許久的崔文奎,此時也出現在了這裡。

“崔大人還真是貴人事忙,關鍵時刻怎麼找都找不到您。”

這些士紳之中的一個代表對崔文奎冷嘲熱諷道。

關鍵他還真有這個資格說這話,因為這人是朝廷的二品大員致仕的,是崔文奎的恩師。

“老師,學生也是有苦難言啊,我大哥父女兩人被那姓周的扣下了,他還拿著皇帝的聖旨逼著我籤那份文書,我如果不籤。。。。哎!”

面對自己的老師,崔文奎一臉苦色道。

之前崔文奎不解釋,是因為明白這事剛一出,沒人會聽他的解釋。

但如今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這些人還得指望崔文奎這個巡撫呢,自然也就聽的下去了。

聽到這話,眾人臉色稍霽。

“既如此,那你便拿個章程,該如何對付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