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5章 豪強之禍 (第2/2頁)

加入書籤

這可不是他胡說,而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實——士農工商,雖然朝廷管得不嚴的時候,商人們的日子其實比農和工好過不知道多少,就連他們這些農戶都有人做夢都想要嫁個女兒過去;

但是真和那些官員們比起來,不用大官,就是縣令老爺,都要比商人強。

↑以上,還是科舉沒有廣泛推行時候的人的看法。

而在科舉廣泛推行之後,他們就更有論據了:“要是那些大商人咱不瞭解也罷,但是地方上的商人,怎麼可能比官員好?那誰家還沒考上舉人,不就有一些商戶來說親了嗎?考上舉人之後,那家裡更是天天有人……”

這還是舉人。

當然,他們不是說舉人不起眼的意思,舉人對於他們這些農人而言,也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但是非要說的話,也確實還沒有做官;但即便是這種沒有真正做官的舉人,那些商人們也都一個個上趕著。

而哪怕是普通百姓,也能明白他們的心思。

有錢好不好?有錢當然好了啊!但是光有錢就夠了嗎?不夠啊!

有了錢,還要有名聲,還要有社會地位,還要有政治權力——能夠當官,那比商人好多了。

【西漢的豪強們也是這麼想的,在擁有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後,他們便開始嘗試攫取政治權力——用經濟為本族鋪平政治道路,再用政治力量庇護經濟,最終達成累世公卿的成就。】

【這種情況在武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西漢原本用來從底層選拔人才的察舉徵辟,變成了豪族們的自留地,他們壟斷仕途,把持權力,一門數侯,世代顯貴。】

【王莽也是這方面的一個典型例子。】

【而等到東漢建立,情況又和高皇帝建立西漢不同——貴族們並沒有在物理生命上遭受大規模的洗牌,他們依舊廣泛存在,只要即使歸順東漢朝廷,那麼大多數時候不會被怎麼處置。】

【劉秀本人又出身南陽的豪強,其核心將領官員,也就是他起兵隊伍中的骨幹也基本上出自一方豪強。不論他在之後的治國過程中是否嘗試處理這個問題,但是東漢的根子已經無法改變。】

【最直接的大批次物理消滅豪強的時機已經過去,想要用政治手段來解決豪強,也不過是制衡而已。】

-

雲臺二十八將,很多在投效劉秀之前都是郡縣之中的小吏或者亭長,但是漢朝特別是西漢後期想要成為小吏也不是什麼隨隨便便的事情,得有家資,有名望(名望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家資和家族),當然也可以透過太學考試、乙等就回到家鄉為吏(但是怎麼進入太學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