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3章 賦稅經濟改革 (第2/4頁)

加入書籤

裡面的這些個糧商在面對利益的時候都敢於對上衙門,那那些大官家族呢?他們能乖乖地聽皇帝的話?

【王莽確實看到了問題。】

【他表示,都是土地私有制的錯,才讓豪強們良田無數,而百姓們流亡各地;】

【同時,他又指責了西漢的賦稅制度,雖然看起來實行三十稅一的薄稅,情況比三代還要好;但是實際上百姓們大多沒有自己的土地,必須要成為佃戶給地主交租,加上賦稅和沉重的徭役,最終的稅率應當是十稅五!】

【因此,王莽決定改革,他要改動田地制度——取消土地私有制,將一切重新變成公田,恢復舊日井田制的榮光。】

【簡單來說,他規定天下的田地都更名為“王田”,禁止買賣;家中男丁超過八個,可以獲得九百畝田;少於八個、而田地超過九百畝的,就需要將多出的部分分給族中鄰居,沒有土地的人按照以上原則授田。】

【除了將田地更名之外,他還將奴隸改名為“私屬”,同樣禁止買賣。】

【怎麼說呢,土地私有制,確實是導致土地被買賣、普通百姓大量失去土地的制度上的原因。】

【土地國有禁止買賣,確實能夠從制度層面避免農民失地繼而生計寥落。】

【但是,土地國有並不等同於井田制,井田制在東周走向衰敗,是隨著歷史和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而春秋戰國時期,各個有志天下的諸侯國變法改革土地所有制,變公有為私有,最終秦朝統一,也說明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私有的土地所有制確實是大眾的選擇。】

【王莽的這個制度,本身就不是非常符合生產力情況的。】

【簡而言之,即使他真的成功施行,最終也難逃不符合實際而造成的混亂。】

【更何況,他壓根就推行不下去!】

【——佔有大量土地的是什麼人?最少最少,也是個地方豪強。往大里說,那就是朝堂高官,三公九卿,宗室外戚,王侯之家。】

【王莽能夠讓這些人放棄手中的田地嗎?他能嗎?想也知道根本不可能。】

【在這些人的反對下,他的這個完全違背了中上層全體的利益的政令,根本不可能推行下去。】

【因此,在實際情況中,王莽壓根沒有給失地百姓分地主的土地,只不過禁止了土地買賣——而這一條,也只是施行了極短的時間,很快就被廢止了。】

【不能分地主的土地,那麼百姓們怎麼可能獲得土地?王莽又怎麼可能有真正改革的力量?】

【一個政權,如果不能對過往既得利益者的財富動手——如地主手中的土地,那麼根本就不可能進行真正的改革,因為改革是需要基石的。】

【而分土地,不僅是我們的先烈們這麼做過,就連大部分古代王朝剛剛建立的時候,也這麼做過,只不過先烈們是做的最徹底的、最實打實的。】

【那麼說回來,王莽沒能分地,那麼他有沒有給最底層的百姓們帶來其他方面的好處?比如他所說的西漢的沉重賦役問題?】

【也沒有。】

【他否定西漢的三十稅一,但是他在王田之中,施行的是十稅一——這讓他在得罪了大量地主之後,又得罪了所有的農民。】

【一下子將對立的兩方都得罪了,王莽的這個改革也實在是讓人難以評價。】

【而兩方都不待見的改革,根本不可能能夠推行下來。】

王安石認真地看著其中的一幕幕,仔細揣摩著改革的每一步,並且回憶著自己的經歷和所學。

雖然王莽的這些個改革全部都失敗了,他也成為了整體評價偏負面的人物,但是作為嘗試推行改革、嘗試解決西漢末年亂象的人,王安石還是覺得王莽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