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4章 鄧禹之敗 (第2/4頁)

加入書籤

【按照鄧禹的分析,如今赤眉軍剛剛得以進入長安,士氣正旺,最是銳不可當的時候;但是他們不事生產,也沒有長治久安的計劃,長安即使有再多的財富他們也無法長久。因此我們沒有必要現在就和他們對上;

倒不如先去北地,這些地方糧草豐富,牲畜眾多,我們在這裡休養生息、積攢力量,還能觀察赤眉軍的弱點,到時候一舉攻破他們!】

【鄧禹此時的判斷是正確的,他派兵進攻上郡的各個郡縣,所到之處皆是開門歸順,鄧禹大軍不僅獲得了一座座城池,也獲得了糧草和較為安定的環境。】

【但是在這裡,他也出現了第一個失誤,當然,這個失誤也不能完全怪罪於他,畢竟這屬於資訊流通的問題,他原本也並非長安人士、劉秀軍中也沒有多少長安上層人士——】

【鄧禹並不清楚,長安的糧草和財富究竟減少到了何等地步。】

【而這個問題,在之後的行軍計劃中,即使不是致命的,也稱得上一句重要。】

朱元璋對鄧禹比較欣賞,在他圈定的配享歷代帝王廟的古今功臣之中,東漢時期的大臣僅有兩人,一人是鄧禹,另一人則是馮異。

而在對赤眉軍的作戰之中,恰好也是由鄧禹和馮異二人主導參與。

雖然鄧禹在面對赤眉軍的時候屢次戰敗,甚至遭遇慘敗,而馮異最終獲勝、將赤眉大部消滅,可這並不影響朱元璋對鄧禹的評價。

“鄧禹之功名,立於諸侯之上。”他以一個後世打天下的帝王的角度,對鄧禹的功績給出了自己的結論,“鄧禹的長處並非前線軍事指揮,而是時局分析、戰略規劃、舉薦人才等等,他並非韓信,而是光武帝的蕭何。”

縱觀鄧禹的一系列征戰,其實能夠發現他的表現並非什麼超絕的名將,雖然成功攻下河東,又取得上郡,但到底不是馮異、吳漢這樣的頂尖軍事人才。

但是對於劉秀而言,鄧禹主要作用又不是在前線領兵打仗,要不然他也不應當是大司徒這個丞相的變種,而應當是負責軍事的大司馬。

大司徒,劉秀這個任命,其實就點明瞭鄧禹在他稱帝前後起到的核心作用——是為他分析天下局勢,提供最直接明確而有效的攻略天下的建議;是為他進行各種戰略的規劃,包括軍事戰略、政治戰略,以及用人戰略等;是給他提供選拔各種人才,如吳漢等,就有鄧禹的推薦。

鄧禹的長處本就不在兵事。

當年劉玄稱帝,光武帝前往河北之時,沒有人認為他會是真正的天下之主,但是鄧禹卻選擇了投奔而去;

也就在會面之後,鄧禹就直接分析了天下大勢,包括“更始雖然在關中定都,但是山東和三輔等地都未曾安定”“雖然更始控制不了這些地方,可這些地方的割據勢力也都沒有長久計劃,更沒有安撫百姓之心”“如今的天下四方分崩離析是必然之事”……

而劉秀如果想要建立高祖的偉業,那就應當“延攬英雄”“悅民心”。

這些話雖然簡單,但是實際上想要指明卻並不容易。

多少草根出身的人,對這些內容壓根沒有意識——他們都不是想到了卻不願意執行,而是壓根就想不到!

而多少讀了一點書的人,都不過是死讀書,根本不可能應用到實際之中來——連書中的內容都無法應用,更何況去分析天下大勢、去討論如何安民定天下?

朱元璋扯扯嘴角,讀書人,明明有那麼多讀書人,想要淘到金子卻是難之又難。

天下的情況,能夠看到表面的人並不算少,但是能夠斬釘截鐵地宣佈,某一方就是無法成事、某些力量就是遲早要敗亡的人,有多少?

而這些斷言不僅僅是個人的暢想,是實打實地符合後來的事情發展的,又有多少?

鄧禹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