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5章 赤眉之亡 (第3/4頁)

加入書籤

,但招不在新,好用就行。樊崇這一次也沒有看出來這是馮異的偽裝和誘敵之策,他也掉進了這個坑裡。】

【然後沒能爬出來。】

【馮異只派出了少量兵力迎戰,赤眉軍見狀,頓時認為馮異所部非常虛弱,不值一提,簡簡單單就能解決掉。於是他們大舉壓上,可以說是沒有給自己留後路的那種全軍出擊。】

【馮異剩餘的兵力同樣出動迎敵,雙方從早上一直打到下午,到了這時候,赤眉軍的氣勢已經衰弱,陷入了疲憊狀態,當然,馮異所部同樣如此。】

【但是,馮異可還有一支軍隊一直沒有出手,精力充足,還正埋伏在道路兩側——他們瞬間衝殺而出,士氣旺盛,銳不可當;加上這一支軍隊都進行了偽裝,赤眉軍根本分不清敵我,陣腳大亂,驚慌不已。】

【很快,赤眉軍便開始潰敗。】

【最終,樊崇等人帶著十餘萬殘部逃脫而出,向東面的宜陽奔去,有八萬餘人在這裡向馮異投降。】

【馮異這一戰,也是後來那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話的出處。】

李世民非常贊同這句話:“招不在新,好用就行,正是如此!當年朕也沒有怎麼使花樣,可一樣能夠獲得勝利。”

他當年領兵征戰的時候,也沒有一戰換一個戰術,沒有每一戰都得像一個新的方法,甚至不少時候他都是沿用老方法,只不過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根據當時的情況略作調整而已。

但是,就這樣的簡單的方法,卻依舊能夠讓他大獲全勝,那些敵軍還是無力抵擋,甚至都不能提前有所應對。

他就是喜歡穿插,喜歡騎兵,喜歡先步後騎,喜歡……

那些敵軍難道對此一無所知嗎?當然不是。可是他還是可以獲勝,正是因為他選擇的策略就是最適合的,最恰當的,不僅適合敵軍的情況、也適合己方的情況。

在戰場上,好用能用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非得想出什麼新花樣來。

而且,每一次作戰,他都提前設想過各種情況,對於種種突發問題都有所準備——如果敵軍還有隱藏力量怎麼辦,如果對方突然出現了援軍支援怎麼辦,如果正面交戰中發現對敵方實力估計有誤怎麼辦……

以正合,以奇勝。最簡單的一個原則就是,在交戰的過程中,在戰術規劃之中,都要留出那麼一點餘地,給自己留出一個應對突變的空間。

像是赤眉軍和馮異的這一戰,如果樊崇等人懂得留下一點點餘地,分出一支預備軍在後方不隨大軍壓上,而是以備萬一,那麼即使最終他們還是不敵馮異,但也不至於敗的如此慘烈。

至於說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那是特殊狀態;況且即使是那種情況,也未必不能分兵作戰。

當然,赤眉軍在“正”這個方面都沒有做好,就更不能要求他們在“奇”方面表現出色了。

【而在宜陽,劉秀正親自率領大軍等在那裡。】

【早在馮異大敗赤眉軍之前,劉秀便斷定赤眉軍只能有兩個行軍路線,一是向東,一是向南。在東面,他派遣侯進駐守在新安,在南面,他派遣耿弇駐紮在宜陽。】

【等到赤眉軍在崤底大敗的訊息傳來後,劉秀知道赤眉軍必然南下,於是親自帶兵趕到了宜陽,與耿弇合兵,靜候赤眉軍殘部的到來。】

【果不其然,閏正月十七,樊崇帶著十餘萬赤眉軍抵達了宜陽,也正面撞上了劉秀擺開來的大軍陣勢。】

【遭遇伏兵,又逢大雨,後方又有馮異大軍無法掉頭,赤眉軍士卒也早已疲憊不堪、士氣低落,還沒有糧草。這樣的赤眉軍根本不可能與劉秀作戰,更不可能獲勝殺出一條血路。】

【最終,樊崇派遣劉恭向劉秀請降,劉秀同意後,赤眉軍便歸降了劉秀,樊崇與劉盆子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