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章 敗軍之相 (第3/4頁)

加入書籤

什麼原因,其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所有人一盤散沙,各自為戰,沒有絲毫的配合協作,一方有難,其餘人馬不動如山。

周文所部也好,吳廣、田臧所部也罷,都體現了這一情況。

知曉周文戰敗,在其身死之前無人支援;在吳廣田臧將要面對章邯大軍的時候,其他將領也毫無動靜,沒有分毫協作。

——當然,出現這樣的情況,和陳勝本人沒有很好地管理、引導、聯合手下將領以及其他地方的勢力也有關係。

【而就在周文率兵由勝轉敗乃至身死、在吳廣被殺直至田臧身死期間,身在陳縣的陳勝又面對了一連串的關鍵問題。】

【這件事說回源頭有兩點,一是陳勝堅定選擇立即稱王,而沒有采納張耳和陳餘讓他暫且不要稱王等建議。】

【二是陳勝直接殺掉了自作主張擁立楚人襄強為楚王的葛嬰。】

【葛嬰這件事情已經講過了,所以這裡講一下張耳和陳餘這兩人的事情。】

【張耳和陳餘,就是之前被陳勝派出去和武臣一同進攻趙國地區的人,而這兩人原本就是認識的。他們早年同為魏國名士,還結為了刎頸之交,在魏國滅亡之後還被秦朝重金懸賞。】

【被懸賞之後,兩人一同逃到了陳縣;在陳勝進入陳縣之時,兩人迅速投奔而來。】

【而陳勝也將兩人封為了校尉,並且在自立為王之前詢問過二人的意見。】

【但,張耳也好,陳餘也罷,對於陳勝在此時選擇稱王都是不贊成的。】

【二人的建議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勸說陳勝不要在此時稱王。】

【將軍您之所以反抗秦朝,百姓們之所以願意跟隨您一同,是因為秦朝無道,佔領別的國家,還斷絕他人的後代,還要掠奪百姓的財物、用盡百姓的力量。所以將軍您在此時不為自己安危顧慮,不顧九死一生反抗秦朝,是為了替天下人除去這樣殘暴的朝廷啊!】

【——您這面旗幟,是為了天下人,是為了道義,可不能忘了這一點。】

【第二,建議陳勝引匯出更多的反秦力量。】

【將軍您現在最應該做的,一方面是率軍西進,一方面是派人去六國故地擁立六國後人,以他們為自己的黨羽,讓他們同樣拉起隊伍反抗秦朝。這樣一來,反秦的勢力就越來越多,秦朝想要應對就越來越難,我們的機會和力量也就能夠越來越大。】

【——現在您直接稱王,不僅將自己的私心暴露,還可能難以聯合其他的反秦勢力,得不償失啊。】

【第三,推想可能的結果。】

【如果將軍您能夠按照我們說的這樣做,讓各國諸侯得以重現,用恩德感召他們,讓他們聽從您的話,那您的大業最終才能成功。而若是您只在陳縣就自立為王,那恐怕就難以擁有天下了。】

【整體來看,張耳和陳餘的建議不能說沒有道理,也不能說沒有可行性。】

【哪怕是那個“重現各國諸侯”“用恩德感召他們”都不能說完全不能採納——畢竟,重現各國諸侯,那究竟是怎麼個重現法?用恩德感召……這話就更虛了,若是陳勝成就帝業,那什麼才是皇帝的恩德?】

【但不管兩人的建議到底如何,陳勝還是沒有采納。】

【而這件事情在陳餘和張耳兩人心中留下了影子。】

李淵,包括李世民、李建成等人都對陳勝最初的選擇搖頭。

悶聲發大財這句話,雖然樸實,但是確實非常具有哲理。

發財都不能太過張揚,更何況是謀求天下這樣的大業?

雖然不能排除有一些特殊情況,讓人不得不率先亮明自己的目標,明確擺出自己的意願,但是更多的時候,還是先保持低調比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