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天命危機 (第1/4頁)
北朝的一群人表示對於五德終始說非常熟悉。
畢竟,他們如今同樣信奉這一理論,還將之付諸於實踐,與實際發生的事情相結合——以論證天命。
西漢確實非常在意天命,但是後來的大家同樣在意啊!
只不過在遇到宣稱“天命不在”的論調的時候,選擇的方法有了些許變化而已。
【五德終始說,大約是在春秋戰國這一時期形成的,其大致內容就是歷史是按照土、木、金、火、水這個過程不斷運轉迴圈,即木克土,金克木……而王朝同樣如此。】
【簡單而言,這種理論可以被當做一種改朝換代、解釋王朝興替的理論。】
【當然,這種理論同樣認為,五德什麼時候運轉、什麼時候輪替,是天命決定的——王朝將興,必有祥瑞;王朝將亡,必有災禍。】
【當這樣的預兆出現的時候,就是五德將要輪替,帶動王朝興亡的時候了。】
【而既然這些都是天命所決定的,那麼——這就是人力所不能阻擋的。】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天命非人力所能阻擋,是漢哀帝后續行為的重要原因,也是後來新莽建立的一個重要原因。】
【西漢的“德”經過了不止一次改變。】
【在建立西漢的時候,劉邦認為西漢應當是水德,尚黑,於是在西漢初期,一直是以水德自居;而到了武帝時期,在皇帝和眾大臣的建議下,以土克水,改為土德,尚黃;】
【而到了西漢後期,有一種新的理論興起,依舊是以五行為基礎,但是從相剋變成了相生——由此,認為西漢應當為火德。】
【火德的理論,被漢哀帝採納了,他雖然沒有正式宣佈,但是從他的行為而講,他其實是承認了這一說法。】
雖然興起了五德相生的說法,但是五德相剋的理論也並沒有就此斷絕,實際上在民間和朝堂,這種理論還是屬於主流思想。
“火德,天下現在原來是火德嗎?”一老媼喃喃道,她並不是本地人,而是從別的地方流落過來的,和自己的幾個兒孫一起。由於他們一家抵達當地的時間比較巧,為人也妥帖,倒是還算順利地融入了這個村子。
此時,看著“火德”的說法,老媼瞬間想起來了自己一家被迫離開故土的原因:“可是這些年到處都是洪水啊……”
若不是家鄉被洪水侵襲,變成了澤國,他們一家如何需要變作流民,拋家舍業,流落他鄉?
旁邊的村民聽到她的自語,也想起來了當初聽過的有關於這家人之所以來到他們村的事情。
是因為發了大水。
發大水啊!這樣的天災,任誰都無能為力,只能自嘆命苦。
——但是,天下乃是火德。
……水克火,這個相剋理論大家可都明白。所以,這幾年來頻頻發生的洪水,難道是上蒼的示意?
難道,這是五德要進行新的更替的前兆嗎?
-
秦朝眾人則一陣茫然。
大秦乃水德,因為周為火德,水克火,因而皇帝將大秦定為了水德,尚黑。
但是按照這個理論推導下去,滅亡大秦的西漢不應該是土德嗎?啊?
畢竟,土克水啊!
可是這個西漢的開國皇帝,怎麼還把自己的王朝定為水德呢?
【在漢哀帝第一個年號建平的二年時,他見了一個名叫夏賀良的人。】
【夏賀良有一名老師,叫做甘忠可,是漢成帝時期的人。他宣稱天下已經到了更替天命的時候,更替的物件應當是火德。而夏賀良便繼承了這一說法。】
【見到漢哀帝之後,他直接表示:“漢歷中衰,當更受命”。西漢的天命已經到頭了,應該更改天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