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3章 進攻與退卻 (第2/2頁)

加入書籤

後,朝廷迅速做出了反應。】

【他們派遣了謝安的次子謝琰、時任徐州刺史,督吳興、義興等郡軍事,司馬元顯為中軍將軍。同時,時任鎮北將軍、掌管兗、青、徐、揚、冀、幽、並七州及晉陵的軍務的劉牢之,也派人前去支援三吳地區。】

【謝琰作為謝安的兒子,對於北府軍有一定的影響力,同時作為謝氏族人,對於會稽等三吳地區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劉牢之派遣的援軍抵達後,發現吳郡內史桓謙已棄城逃走,劉牢之便決議出兵,劉牢之的部屬也可以說是脫胎於當年的北府兵,劉牢之曾為謝玄的左右手。】

【他上奏朝廷,隨後親自領兵即刻出徵,抵達了三吳地區,與謝琰聯合鎮壓孫恩。】

【原本孫恩的野心還很大,他想要藉助八郡的響應,乾脆推翻東晉朝廷,但是面對東晉朝廷的鎮壓大軍,以及原本並不算東邊八郡——一定程度上自治的劉牢之的大軍,他選擇了退卻。】

【而謝琰和劉牢之的大軍一路進攻一路獲勝,孫恩的軍隊完全不是對手,原本想要以錢塘江為界,與東晉朝廷分庭抗禮的孫恩,被迫一路後退,最終撤回海島之上。】

【謝琰斬殺了孫恩下屬領袖許允之、丘尪。在為防止孫恩再度登陸發動襲擊,朝廷命令謝琰以本官領會稽內史、都督五郡軍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