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章 敗軍之相 (第4/4頁)

加入書籤

好。

再說了,陳勝即使不去稱王,他也已經很高調了,自他於大澤鄉起義開始,他的名號就傳遍了整個秦朝,他根本不需要擔心自己因為藉藉無名而無法招攬到有才之人。

此時此刻,他最需要的,反而正如同張耳和陳餘所言那樣,分散秦朝的注意力,或者分散秦朝的兵力,讓秦朝不能一直盯著自己進攻,從而減輕自身壓力,搏得更充裕的發展時間。

以及,若是講求臉面的話……哦,秦朝的時候還是比較講求臉面這種事情的——當然,這不是說大唐就不講究了,但是終歸是沒有那個時候那樣講究了。

講求臉面,那就不能自己扔掉自己起義的正當性和法理。

陳勝就應該牢牢地抓住這個“秦無道,是以反秦”的絕對道義制高點,樹立一個為天下的無私的形象才是,復立諸侯也同樣是為了樹立這一形象而服務;

至於說什麼時候稱王……反正只要樹立好形象,等到秦朝完蛋了之後,陳勝直接找一個六國諸侯無道昏庸暴虐嗜殺的事情,再以此為理由決定自己稱王、還天下一個清明不就行了?

現在早早稱王,還將這麼一個制高點拱手讓了出去。

而那什麼見鬼的用道德感召——李家的幾個人都用極為隱蔽的眼神看了眼彼此。

皇帝乃是天子,天子說是用道德感召了,就是用道德感召了,只要皇帝權利穩固,誰能說一句不?

當時劉邦幹掉那一群異姓王的時候,他若是說自己這是在以德服人,誰能說不是?後來的文帝如此,景帝也是如此;甚至武帝搞出來那麼一個明晃晃的陽謀,他也能說自己是在以德服人。

——而若是自己成功即位\/自己的計劃實行順利,那大唐同樣是在以德服人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