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9章 外在因素 (第2/2頁)

加入書籤

這種時候,他們團結無比。

而自己原本設想的,因為他們的分裂,自己的起義軍可以趁虛而入,藉助他們的混亂而取得勝利……可真是想得太好了,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幻想。

“我現在想想,也覺得當時的自己還是太缺乏對現實的認識了……怎麼會覺得那些公卿士人以及皇帝,會因為他們之間的矛盾,而無視掉黃巾軍呢?”張角苦笑道。

那群人只會立刻聯手,將所有的起義軍都殺乾淨。

這樣,他們才能安下心來,繼續過往的各種爭鬥。

他想的太好了,以至於自己當初設想計劃的時候,都出現了嚴重的不足——張角覺得,對敵人的錯誤判斷,也是自己計劃粗糙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至於說朝廷中在這一系列戰鬥過程中湧現出來的人才,張角只能說,沒有什麼太好的方法。

唯一的方法,或許就是提高自己這邊的能力了。

畢竟,這些人才,還一心願意匡扶漢室——這和他們太平道的矛盾根本就不可能調和。

-

“對於大漢而言,這些人傑的出現是好是壞……”劉秀只能搖頭。

既然有這樣的問話,那麼至少說明,這些人傑對於大漢而言,絕非純然的好事。

皇甫嵩,盧植,朱儁等人,看起來到底還是大漢的將領,是大漢的臣子,不論他們在後來的變故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起到了什麼作用,好歹還有名分。

曹操,孫堅,以及其他各種人傑,或者是一方州牧,或者是勢力之主,或者同樣稱帝……這樣的人,對大漢而言到底是好是壞呢?

往好裡想,他們都在匡扶漢室,鎮壓了各種起義,維持了大漢天下的局面;但偏偏,他們或者最終稱帝,或者割據一方,這又是對大漢的實打實的損害。

這樣才能的人傑,到底是好是壞?

如果對劉秀本人而言,那他還是有一些信心的——將這些人傑對於大漢的影響,儘可能向好的方向轉變。

即使不能變成徹徹底底的好事,也最好要讓好大於壞。

但是,這個問題並不是針對劉秀,而是漢靈帝乃至少帝獻帝,是他們在位時期的大漢。

那不是劉秀的時代,即使他再有眼光頭腦,也不能直接作用過去,只能藉助當時的皇帝——換言之,只能賭運氣。

而他的運氣,雖然大體上還是不錯的;可這又關乎的是後來的大漢,是氣運已經走到低谷的大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