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1章 油氣研究,工業革命 (第2/3頁)

加入書籤

美國浪費的天然氣,比被人消耗的天然氣還要多出20%。

油氣研究部派出工作組,前往四川、陝西等地尋找石油、天然氣,在當地建立研究分部,全面系統的研究石油、天然氣的開採、運輸、利用以及煉製各種油氣化工產品。

但據瞭解,當地已經發現的油氣資源完全被轄區計程車紳官員佔據。想要獲得油氣資源必將付出巨大的金錢代價。

朱由校心裡不禁大罵,md,石油、天然氣也是你們能夠掌控的?你們不知道,幾百年後,為了爭奪石油、天然氣,全世界不知道搞了多少陰謀,死了多少人。

無論付出多大代價,油氣資源必須掌控在手,不僅大明的,還有世界的。

汽油、柴油的產出,蒸汽機、內燃機開始立項研究。

蒸汽機主要由鍋爐、汽缸、底座、活塞、曲柄連桿機構、滑閥配汽機構、調速機構和飛輪等部分組成。

鍋爐使用木頭、煤、石油等作為熱源,鍋爐加熱時,使水沸騰產生高壓蒸汽,蒸汽透過管道被送到汽缸。閥門控制蒸汽到達汽缸的時間,經主汽閥和節流閥進入滑閥室,受滑閥控制交替地進入汽缸的左側或右側,推動活塞運動,產生動力。

蒸汽在汽缸內推動活塞做功,冷卻的蒸汽透過管道被引入冷凝器重新凝結為水。這個過程在蒸汽機運動時不斷重複,併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

蒸汽機的出現引起了18世紀的工業革命。直到20世紀初,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動機,後來內燃機和汽輪機的發明,才逐漸被淘汰。

內燃機是透過使燃料在機器內部燃燒,並將其放出的熱能直接轉換為動力的熱力發動機。通常所說的內燃機是指活塞式內燃機。

活塞式內燃機將燃料和空氣混合,在其在汽缸內燃燒,釋放出的熱能使汽缸內產生高溫高壓的燃氣。燃氣膨脹推動活塞作功,再透過曲柄連桿機構或其他機構將機械功輸出,驅動從動機械工作。

1860年,法國人勒努瓦模仿蒸汽機的結構,設計製造出第一臺實用的煤氣機。這是一種無壓縮、電點火、使用照明煤氣的內燃機。

1883年,德國人戴姆勒設計製造出第一臺立式汽油機,特別適應交通運輸機械的要求。此後汽油機作為汽車動力執行成功,大大推動了汽車的發展。汽車的發展又促進了汽油機的改進和提高。不久汽油機又用於小船的動力。

1897年,德國人狄塞爾研製成功壓縮點火式內燃機,為內燃機的發展開拓了新途徑。這種內燃機大多用柴油為燃料,故又稱為柴油機。

1898年,柴油機首先用於固定式發電機組,1903年用作商船動力,1904年裝於艦艇。1913年第一臺以柴油機為動力的內燃機車製成,1920年左右開始用於汽車和農業機械。

冶金、機械、化工、油氣、蒸汽機、內燃機的研究,將促使大明率先發起工業革命,主導世界。

工業革命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變革。

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於18世紀60年代,發源於英國棉紡織部門。新的棉紡機的發明,推動蒸汽機的發明,從而推動紡織、採礦、冶金、運輸工具的發展,機器生產逐步取代手工勞動。

這一階段使世界統一起來,歐洲開始主導世界,這種主導一直持續到工業革命擴散到其他地區為止。由於蒸汽機的發明運用成為這個時代的標誌,也稱為蒸汽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始於19世紀下半葉,這一時期最突出的特點是電力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電力的利用、化工的發展以及內燃機、無線電等的發明成為這個時代的標誌,故稱為電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