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8章 天朝恩威,海上絲路 (第2/3頁)

加入書籤

,請笑納!”

龍華民收到李之藻的暗示,從謝務祿手中拿過禮物,畢恭畢敬的獻與朱由校。

朱由校等了兩秒鐘,示意曹化淳,曹化淳接過來向朱由校一一展示。

朱由校看了看,一疊圖書,隨手翻了翻,不知道是西班牙語還是法語,看不懂。另外兩件,一支單筒望遠鏡,一臺自鳴鐘,讓朱由校來了興趣。

1608年,荷蘭的一位眼鏡商偶然發現用兩塊鏡片可以看清遠處的景物,受此啟發,他製造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架望遠鏡。

1609年,伽利略發明了40倍雙鏡望遠鏡,這是第一部投入科學應用的實用望遠鏡。

自鳴鐘於1580年傳入中國。

1601年,利瑪竇呈給萬曆皇帝兩件自鳴鐘。自鳴鐘進入紫禁城。

兩件自鳴鐘,一件是樓式的,其高度超過了宮中的所有內殿,被安置在御花園,並得到了一座特製的,價值1300兩白銀的鑲嵌雞冠石和黃金的鐘亭。

另一件屬於臺式,體積小巧,外罩木框,鑲有鍍金雕龍,指標是鷹嘴狀的,每一刻鐘便要鳴叫一次。萬曆皇帝一直把這個小鐘放在自己身邊。

明代時候的自鳴鐘日誤差15分鐘以上。

康熙年間,帶擒縱器和發條的準點鐘錶出現,相對於日誤差在一分鐘到20秒之間的漏刻,自鳴鐘才具有了精準度上的優勢。

明代流行的計時裝置有以日冕為代表的太陽鍾、以漏刻為代表的水鍾和以香漏為代表的火鍾。

明代最便宜的計時器香漏,價格三文,可用24小時。誤差較大的自鳴鐘在大明還沒有市場。

朱由校把玩了一會兒,很滿意,這老外會做人,腦子裡忽然一陣靈光。

“老曹,給龍會長和龐教士、謝教士每人回贈兩副麻將。中國有句古話,來而不往非禮也,禮尚往來是中華的傳統美德。中華是禮儀之邦,不要讓老外覺得大明不講禮數。”

“好咧,奴婢立即去辦。”

“窩們謝謝尊貴的皇長孫殿下。”龍華民三人受寵若驚。

隨著兩方互送禮物,整個會客廳其樂融融,一片歡樂祥和。

不管古今中外,這送禮的文化絕對是拉近彼此距離,促進社會和諧的最重要的法寶之一。

“龍會長,你們從歐羅巴到大明來走的那條線路?用了多長時間?”

“尊貴的皇長孫殿下,窩們從佛郎機里斯本登船出海,沿非洲西海岸一直向南,經好望角,沿非洲東海岸一直向北,經達累斯薩拉姆、果阿帕納吉、錫蘭島、馬六甲海峽,沿南洋北上,到達澳門。”

“全程約海里,如果一切順利,順風順水,大風帆海船平均航速7節,每日平均行駛約120海里,需要120天。窩們在路上耽誤太多,大約用了450天。”

龍華民一點也不敢小看朱由校,老老實實的回答。

“哦。”龍華民的回答提醒了朱由校,澳門、馬六甲、果阿、里斯本航線,不就是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嗎。

明代的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有兩條遠洋航線,一是廣州、澳門、里斯本航線,若經馬六甲直接穿越印度洋至好望角,全程約海里;二是廣州、澳門、馬尼拉、聖貝納迪諾海峽、關島、威克島、夏威夷、墨西哥阿卡普爾科港航線,全程約9000海里。

另外還有兩條中短途航線,一是廣州、澳門、長崎航線,全程約900海里;二是廣州、澳門、望加錫、帝汶航線,全程約2300海里。

鄭和下西洋時,船隊達到約60艘,官兵約3萬人,沿澳門、馬六甲、果阿、里斯本航線,到達南洋、印度洋、孟加拉灣、亞丁灣、紅海、非洲東海岸。

安南、暹羅、真臘、馬來半島諸國、南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