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3章 電力發展,無線電報 (第2/3頁)

加入書籤

儲存電荷的元器件,其主要作用是在電路中提供電荷儲存和釋放的功能。電容器就像一個儲存罐,可以用來解決供電中斷。如果沒有電容,快速開關電路,燈泡就會閃爍。安裝了電容,電路供電中斷時,電容器釋放電能,燈泡在短時間內仍將保持明亮。

電容器由兩塊導電金屬板以及隔開金屬板的陶瓷等絕緣材料組成。金屬板通常由鋁金屬製成。當電容器的兩個極板之間加上電壓時,電容器就會儲存電荷。

電感器也叫做電感線圈,是一種用來儲存磁能的電氣元件,其主要作用是在電路中提供電流儲存和釋放的功能。電感器採用漆包線纏繞的螺旋形狀線圈是其主要特徵,螺旋線圈越緊湊,電感量越大。

電池指盛有電解質溶液和金屬電極以產生電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能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乾電池也叫錳鋅電池,依靠消耗化學原料產生電能,電壓1.5V,所能產生的持續電流不能超過1安培。

1799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在許多鋅片與銀片之間墊上浸透鹽水的絨布平疊起來,成功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電池伏特電堆。伏特電堆實際上是串聯的電池組。它成為早期電學實驗,電報機的電力來源。

1887年,英國人赫勒森發明了最早的乾電池。乾電池的電解液為糊狀,不會溢漏,便於攜帶,因此獲得了廣泛應用。

蓄電池是應用最廣泛的電池之一。用一個玻璃槽或塑膠槽,注滿硫酸,再插入兩塊鉛板,一塊與充電機正極相連,一塊與充電機負極相連,經過十幾小時的充電就形成了一塊蓄電池。它的正負極之間有2伏的電壓。

蓄電池的好處是可以反覆多次使用。另外,由於它的內阻極小,所以可以提供很大的電流。用它給汽車的發動機供電,瞬時電流可達20多安培。蓄電池充電時是將電能貯存起來,放電時又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電報按通訊方式分為有線電報和無線電報。

有線電報是透過專用的交換線路,串連發報和收報兩個終端機械,用脈衝訊號將資訊傳送給對方。

1835年,美國人摩爾斯經過潛心研究,在實驗室內架設有線電報機的成功。

1837年,摩爾斯在紐約大學的會議室裡,架設518米長的導線,獲得通報實驗成功,電報機由此誕生。隨著電報機的應用,摩爾斯發明摩爾斯電碼。

摩斯電碼是一種時通時斷的訊號程式碼,由點和劃兩種符號組成,透過不同的排列順序來表達不同的英文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

19世紀30年代,有線電報在英國、美國發展起來。1871年,由英國、俄國、丹麥敷設從香港經上海至日本長崎的海底電纜,中國出現首條電報線路。

1877年,福建巡撫丁日昌修建的連線臺南、高雄的電報線路,成為中國首條自主敷設的電報線路。

無線電報的發報機原理是一個高頻振盪器,其產生的頻率可以在長、中、短波段,透過天線將產生的高頻訊號傳輸到遠方,由接受方接收。

發報機發出不同頻率和波長的電流,形成不同頻率和波長的“波”。這種“波”碰到無線電接收天線,便形成交變電流,這種微弱的電流經過放大,便成了收報機的接收資訊。

義大利發明家馬可尼被稱作無線電通訊之父。1895年,馬可尼首次成功收發無線電電報。1899年,馬可尼成功進行英國至法國之間的傳送。1902年,無線電首次進行橫越大西洋的通訊。

21世紀,電報機作為最傳統的通訊技術,除了一些無線電愛好者使用外,因為電報機比電腦方便安全,沒有病毒和駭客的侵襲保證了絕對的安全性,軍事方面依然在使用。

無線電報一般採用密碼進行傳遞。密碼電報多涉及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