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0章 組織架構,精鹽提純 (第2/2頁)

加入書籤

承恩兩人也紛紛發誓表忠心。

“好,下面我們開始工作,進行精鹽提純實驗。曹化淳、王承恩你們兩個負責操作,劉若愚負責記錄。每個步驟、用量、時間,事無鉅細,都必須詳細記錄,試驗成功後,根據記錄,編製成精鹽提純技術細則。”

朱由校開始了具體分工,三人一聽,原來皇長孫是在琢磨食鹽。莫非是想摻和食鹽生意,食鹽行業的水可深著咧。

中國古代的食鹽實施嚴格的管制。

春秋五霸時期的齊桓公,實行鹽鐵專賣,讓國家迅速強大起來。

從此以後,食鹽的販賣就成了國家的專利。歷朝歷代對食鹽的販賣運輸,管制的極為嚴格。

經過歷代發展變遷,食鹽的販賣經歷了鹽鈔法、鹽引制、綱鹽制、開中法。開中法在明朝初年,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也加速了鹽引期貨的成型。

明朝後期,鹽引逐漸成了高官斂財的工具。面對賣鹽的暴利,大量私鹽開始出現。舊有的鹽引制度,已經再難為國家賺取足夠的利潤了。

萬曆45年,大明廢除舊有的鹽引制度,頒佈兩淮鹽綱法,大明的期貨萌芽被扼殺。國家食鹽的販賣交給了大鹽商,這些大鹽商富可敵國,背後都有皇親勳貴、朝廷高官的影子。

明代食鹽的來源主要是海鹽、湖鹽、礦鹽,這些食鹽都是粗鹽。

粗鹽中有很多的雜質,對於不溶於水的雜質,透過溶解、過濾、蒸發結晶三個操作就可以去除。

對於可溶性的雜質,將粗鹽融到水裡,再把石灰石、活性炭加到粗鹽水裡,反覆過濾兩次,再蒸餾,就得到沒有苦澀味道質量高、價格又不貴的精鹽。

在朱由校的指導下,經過幾日的反覆試驗,精鹽提純技術完全成熟。提純後的精鹽色澤雪白、口感上佳,完全吊打這個時代的所有食鹽。

為配合精鹽提純技術的推廣,朱由校撰寫出缸坦曬鹽技術。

中國海鹽曬制歷史悠久。宋代至清代,主要採用刮泥淋滷、曬灰制滷法,把滷水用灶煮煎成鹽。清末時採用缸坦曬鹽,此法提高了生產效率並降低了成本,成為鹽業生產工藝上的一大變革。

缸坦用一片一片專制的陶片拼接成格。鹽坦的地勢、位置、灰堆份量、平整度、面積都與產鹽有相當大的關係。

鹽坦地勢不宜高不宜低,高了難進潮水,低了不易排澇,近進潮口的為上等鹽坦。灰堆份量以季節而增減,日照長而增,日照短而減。

缸坦曬鹽利用海水作為基本原料,結合日光和風力蒸發,透過潑、撒、淋、儲、曬等手工勞作製成鹽滷,再透過日曬、風能等自然結晶成原鹽。

缸坦曬鹽因為沒有地方試驗,只是寫了一個技術概要,還需要鹽民按照此技術概要進行試驗,多試驗幾次,缸坦曬鹽肯定沒有問題。

朱由校本想再接再厲,研製中藥草本牙膏、肥皂香皂、草本植物洗髮水,但沒有銀子購買原材料,只得暫時作罷。先透過精鹽提純技術和缸坦曬鹽技術賺取第一桶金後再說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