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3章 皇家親友,齊聚一堂 (第2/3頁)

加入書籤

信王的朱由檢,崇禎對李家進行整肅,李國瑞驚悸而死。鬧了一番分文未搞到。

永年伯王明輔,萬曆皇帝皇后王喜姐之侄。萬曆七年(1579),皇后王喜姐之父王偉晉封為永年伯,王偉去世后王喜姐之弟王棟襲爵,王棟去世后王喜姐侄子王明輔襲爵,甲申國變時王明輔失蹤。

劉岱出生於1580年,劉昭妃之侄,承襲其父的官爵,擔任左都督。李自成攻陷京城之後,劉岱全家舉火自焚,男女百餘口,無一存活。

鄭養性出生於1583年,鄭國泰之子。鄭國泰出生於1565年,鄭貴妃之兄。萬曆29年(1601年)因鄭貴妃之故連升四級,官至正一品左都督。

有明一朝,皇貴妃及其以下,無論有多受寵,若無軍功,外戚授職最高只有鄭國泰一人。梃擊案中,有人發現鄭國泰有指使張差謀刺朱常洛之嫌。萬曆45年(1617年)鄭國泰病逝後,鄭養性承襲正一品左都督。

萬曆皇帝特邀嘉賓英國公張維賢和夫人,定國公徐希和夫人,成國公朱純臣和夫人,首輔方從哲和夫人一同參加。

英國公張維賢出生於1570年,萬曆26年襲封第七代英國公。張維賢作為勳貴之首,背景顯赫。

張維賢祖上為朱棣手下第一大將張玉,張玉驍勇善戰又足智多謀,死後追封為榮國公。張玉之子新城侯張輔隨成國公朱能南征安南,滅亡胡朝,改安南為交趾,設交趾布政司。戰後因功受封英國公。

張維賢長期執掌京師三大營,在大明朝廷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移宮案時出了大力,在西李等人的阻攔下,親自抬轎將天啟皇帝從乾清宮抬到文華殿繼承皇位。在魏忠賢當政時,尤不能拿張維賢怎麼樣。

天啟皇帝駕崩後,張維賢奉皇后旨意進宮接受天啟帝遺詔,從而揭破魏忠賢欲秘不發喪的陰謀。保護了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為崇禎皇帝即位創造了條件。

崇禎3年(1631年)張維賢去世後,其子張之極襲封英國公。崇禎16年(1643年)張之極之子張世澤襲封英國公,甲申國變時被李自成所殺。

英國公爵位在大明王朝歷經九代,始終屹立不倒,掌握大權,即使在大明宦官當道的時候,依然是風光無限。

大明宦官當政,可以陷害官員,但是始終不敢對勳貴怎麼樣,畢竟宦官始終是皇帝的家奴,而勳貴則是皇帝的盟友。

定國公徐希出生於1570年,萬曆30年襲爵第八代定國公,掌管後軍都督府。崇禎三年去世後,其子徐允禎襲爵,甲申國變時死於戰亂。

徐希祖上為大明開國第一功臣魏國公徐達,也是朱棣的岳父。靖難之役時,徐達的第四子徐增壽,也是朱棣的小舅子,為朱棣通風報信、暗中傳遞軍情,被建文帝親手殺死。朱棣登基後追封徐增壽定國公,由其子徐景昌承襲。

成國公朱純臣,出生於1581年,萬曆39年(1611年)襲封。朱純臣祖上為朱棣手下大將朱能,朱能與張玉為朱棣左右手,助朱棣奪取帝位後,封成國公。

甲申國變時,崇禎寫下詔書,命朱純臣統領諸軍和輔助太子朱慈烺。朱純臣獻朝陽門,與陳演上表勸進,後被李自成處死。

方從哲字中涵,出生於1560年,萬曆11年(1583年)進士。深受時任內閣獨相的東林黨黨魁葉向高看重。萬曆41年(1613年)與吳道南同加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入閣為相,成為浙黨領袖以及齊楚兩黨的靠山。

萬曆45年7月,吳道南先後上疏二十餘次辭職,得到萬曆皇帝批准。方從哲一個人擔任獨相首輔長達七年,期間方從哲交好鄭貴妃。

泰昌皇帝駕崩前欽定為顧命大臣。歷史評論其嘔心瀝血、集思廣益、老成大度、懦弱寡斷、禍國殃民、明亡首罪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