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章 評論·結束·後續 (第2/4頁)

加入書籤

但是,後來的人的思想與他們有什麼不同?

皇帝沉沉地掃視了一遍面前的重臣們。

看樣子,他們說的不同之一,就是“不把人當人看”——他們什麼時候不把人當人看了?只不過,人與人之間,當然是有不同的。

誰不把人當人看了?百姓,作為朕的子民,當然也是人啊。

-

奴僕們看著那句“當人看”,對於這句話體會更為深刻。畢竟,普通百姓雖然也被鄉紳官員們瞧不起,但是雙方打交道的機會沒有那麼多——貴人們哪裡會貴腳踏賤地呢?

但像是他們這樣的奴婢,日日在宅邸中服侍,自是感受更深。

把人當人看……他們這樣的人也能算得上是“人”而不是“物件”嗎?

身家性命都握於主家的手中,他們不就是主人的財物嗎?

——而且,還是那種不如何值錢的財物。

真正的財物,擺件器物這些,價值和珍貴程度可要比他們這樣的奴婢高多了,這世上永遠也不會缺少奴婢,不論是自賣自身、還是被人賣掉的。

但,這些話,他們也都只是在心中想想而已,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打算將這些與其他奴婢交流——並不是說就一定會遭到出賣,但是萬一呢?就算沒有被出賣,可一旦主家發現一點蛛絲馬跡,後果可就難說了。

雖然聽說律法上講求什麼不能隨便打殺奴婢,但那也只是說說而已,難道官府的老爺們還會因為幾個奴婢的死而去問責府裡面的主家嗎?

想到這裡,他們迅速斂下眉目,低眉順目地繼續自己的活計,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宛若一個樁子、一個不會動也不會說話的擺件。

當然,也有一些主家比較寬和,但這裡的奴婢們就更不想要因為觸犯忌諱而被趕出府了——誰不知道,這就是一個不把人當人看的世道?出了府,還能有什麼活路?

【有個問題在陳勝這裡不怎麼明顯,但是在後面的劉、項以及再往後的起義和開國之中都很明確,我也想問很久了: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在自己的同鄉同縣之中拉出來那麼多開國大將的?

回覆:他們想要從別的地方扒拉開國將領也不容易吧?古代的時候交通不發達,大部分人一輩子都不一定離開自己的家鄉,想要組織人手,肯定只能先在自己的家鄉組織,然後只要贏了,不就有一堆開國將領是同鄉了嗎。

我覺得還有個問題,現在不同地方的人說普通話都有自己的口音,更何況是古代……明朝不還有閣老聽不懂下面官員的口音以至於難以交流嗎?那起義軍顯然也不可能和別的地方的人混成一團……

↑你們都沒答到點子上!樓主是問為什麼有那麼多有能力的將領出自同一個地方。我來說,這個問題很簡單,首先大家起兵的時候都是同鄉,這是基礎;然後,一場又一場仗打下來,只要沒死、只要活下來,然後再有點腦子有點經驗,就是名將了。

樓上說的沒錯,其實有時候就是這樣,只要能夠活下來,幾年十幾年下來,怎麼著也能成為一個名將了。當然不能排除有個別的天生將才,但這顯然不可能對標所有人。

只有我想知道明朝那個聽不懂說話的是誰嗎?@2l,不要說一半就走啊,這件事情到底是你隨口一說還是真的啊???

我也想知道,@2l,你回來說完啊】

朱元璋點頭,沒錯,他的開國大將乃至文臣們,都有不小的部分是自己的淮右同鄉。

而這裡面說的那些原因,也沒有問題。

在剛剛起兵的時候,當然是要找老鄉們啊!

一方面,想要離開家鄉去找其他地方的人並不容易;另一方面,其他地方的人難道比老鄉更值得信任嗎?怎麼可能!

同鄉同鄉,就有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