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章 方向正確,但跑步前進 (第2/4頁)

加入書籤

土上還遺留著大量的六國貴族們,他們隨時準備著拉起一支隊伍,或者隨時會被任何反抗勢力拉過來充作旗幟。】

獨孤伽羅自是非常明晰這樣的邏輯。

“要用百姓,但是也不能不留餘地。”她總結道,事實上,不論是對這種泛指的百姓,還是具體的某個人,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完全不留餘地,都是極為危險的一種選擇。

而百姓這個群體,和具體的某個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如果是對具體的某一個人甚至某幾個人,在朝廷、皇帝做好準備的情況下,是可以進行不留餘地、斬盡殺絕的行為的。

但是對於百姓,這種廣泛的百姓……如果真的讓整個群體都找不到出路,那麼即使是朝廷,即使貴為天子,都是弱小的。

楊堅點頭:“如何用人才是對天子的關鍵要求。”

當然,對於天子的關鍵要求非常多,但是用人無疑是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自從秦朝以來,每一代皇帝、每一個王朝、每一個學派、每一名士人官員,無不在研究如何更好地掌控百姓而不至於將其逼至絕路。

這著實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其並不深奧在如何探尋百姓的底線——百姓的底線非常好找;而深奧在如何在逼近底線之前儘可能地榨取到更多的利益,以及,如何嘗試進一步降低百姓的底線。

而這樣的每一步,都需要小心謹慎,一旦步子邁得太大,就必然會招致百姓的反抗。

譬如秦朝。

-

趙匡胤搖頭,對於原本的舊勢力的清除當然得足夠徹底,不然留下一丁點苗子,都是在給自己、給自己的後世子孫找麻煩。

雖然有時候這些人太會躲藏,朝廷有時候確實會沒能徹底清掃乾淨,但是像是秦朝這樣,隨時隨地都能蹦出來一群六國貴族……也太過離譜了。

趙匡胤不禁對趙光義感慨道:“秦朝的遷移工作做得太差了……漏洞也太多了。”

趙光義對此非常之贊同:“是啊,這種清理怎麼還能留下來這麼多空子?必須連根拔起才是。”要是我遇到這種情況,絕不會留下來一點日後會造成麻煩的可能。

【那麼,秦朝知道百姓的重要性嗎?】

【知道,但又不完全知道。】

【秦朝非常清楚地認識到,人口對於朝廷的重要性。】

【只要有人,只要有百姓,他們就能夠為秦朝奉獻一份力量,不論是生產糧草蓄養牲畜,還是披甲作戰建設工程,這些都需要百姓。】

【因此,自從秦國時期開始,秦國對於死刑和一部分會讓人徹底喪失勞動力的肉刑在判罰中的應用就漸漸減少,同時,嚴懲任何生育後的棄養乃至殺嬰行為。】

【這些都充分證明了秦朝朝廷對於人口、對於百姓的價值的認識。】

【而同時,商鞅變法,變得還有對百姓的管理方式——馭民五術,實際上就是讓百姓虛弱、無知、不能思考除了生存和遵守法律之外的其他東西,更沒有精力去做任何多餘的事情。】

【這個方式,也同樣被一代代秦王乃至秦始皇,以及官員們繼承了下來。】

【從這個方面來看,秦朝的上層統治者,也並非完全不知道一旦百姓們心生不滿乃至憤怒,會出現什麼事情。】

【——正因為知道百姓會反抗,所以才要讓百姓虛弱疲憊無知,繼而難以進行反抗。】

【那麼,為什麼要說秦朝不完全知道呢?】

【因為他們知道百姓的意義,又知道百姓會反抗,但是他們並不真的覺得百姓的反抗能有多大的力量。】

【如果具體來說的話,大概就是,“反抗?那肯定會產生一些影響的,絕不能放任他們自由反抗”“能掀起多大的風浪?如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