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御馬監 (第1/2頁)
聽見這三個字,溥旭一笑,又拿起一個燒餅一點兒一點兒擦著手上的油,嘴裡是娓娓道來。
“在前明宦官二十四衙門裡,最重要的就是司禮監和御馬監,你們不會真的以為它就是個養馬的地方吧?”
說到這個,付寧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還真是這麼認為的。
“御馬監職掌御馬,自然有養馬、馴馬的人員,由此產生了一支由御馬監統領的禁兵——騰驤四衛及四衛勇士營,又叫養馬勇士。”
養馬勇士?!付寧一拍大腿就跳起來了,這不就跟桂康說的“有好馬、有勇士”對上了嘛!
溥旭看他這麼激動,有點兒不明白緣由,但是還在接著說:“司禮監代皇帝審批閣票,與內閣對柄機要,實為“內相”;御馬監與兵部及督撫共執兵柄,實為內廷“樞府”。
其實,御馬監還要管理草場和皇莊、經營皇店,與戶部分理財政,為明廷的“內管家”;兩度設定的西廠,也由御馬監提督,與司禮監提督的東廠分庭抗禮。”
“也就是說這個部門要錢有錢、要兵有兵,是個絕對的實權部門。”
溥旭贊同的點了點頭,把御馬監的來龍去脈細細講給兩個人聽。
御馬監是明代宦官機構中設定較早的一個。
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元年九月設內使監,旋將內使監分為內使、御用二監,秩皆正三品,分掌內使名籍和皇家用度;同時設御馬司,正五品,掌御廄馬匹。
御馬司即御馬監的前身,其地位雖低於內使監和御用監,卻是明太祖開國之前就設定的第三個宦官衙門,其設定比司禮監的前身內正司、紀事司還早六年。
洪武二十八年,將原有的九個監擴充為十一個監,均定為正四品,另有四司八局,宦官二十四衙門的規制基本形成。
御馬監由管轄養馬人員進而統領禁兵始於永樂時,這支禁兵最初的來源,是從各地衛所挑選的精壯之士,以及從蒙古地區逃回的青壯年男子。
這支禁兵不屬親軍指揮使司所轄的上十二衛,但地位顯然高於上十二衛,是禁兵中的禁兵;這支禁兵的職責是“更番上直”,擔任宿衛。
雖然御馬監統領禁兵從永樂、宣德就已經開始,但其真正發揮作用並引起時人的關注,卻是在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之後。
當時瓦剌騎兵直撲京師,北京保衛戰在於謙的組織下進行了五天,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西直門和彰義門。
由於明軍主力京軍三大營盡陷,守衛西直門的是御馬監太監劉永誠的侄子右軍都督劉聚,在彰義門主動出擊瓦剌軍的則是御馬監提督的留守北京的四衛勇士和旗軍。
天順元年二月,英宗復辟,誅殺御馬監太監郝義,原因是郝義曾經策劃調動四衛勇士擒殺支援英宗奪位的司禮監太監曹吉祥。
而天順五年,當曹吉祥及其養子昭武伯曹欽在北京發動兵變時,平定兵變、擊殺二曹的主要力量,卻還是四衛勇士和旗軍。
正德九年,武宗於京軍十二團營中選拔精銳,編為前、後二營,與勇士營、四衛營同操練於西官廳,為“選鋒”。
可見,這是一支戰鬥力極強的部隊。
對於御馬監所統領的這支禁兵在整個京軍中的地位和作用,內廷和外廷都看得非常清楚。
弘治、正德間御馬監太監寧瑾曾宣稱:“騰驤等四衛勇士旗軍,乃祖宗設立禁兵,以備宿衛扈從,名為養馬,實為防奸禦侮也。”
正德時兵部尚書許進也認為:“勇士名雖養馬,實為禁兵,防奸禦侮,關係重大。”
御馬監本身逐漸具備多種軍事職能,被視為內廷中的武職衙門,它的職責:一是扈從出征並掌兵符火牌;二是提督京營及坐營、監槍;三是出鎮諸邊及各省;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