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3章 國之脊樑,強國基石 (第1/3頁)

加入書籤

“印刷部第二項工作,儘快印刷《常用漢字簡化字典》《白話文書寫指南》《阿拉伯數字使用指南》《大明度量衡標準》《麻將玩法說明》《撲克玩法說明》以及《世界地圖》《亞洲地圖》《大明地圖》。”

印刷部經過兩個月的籌備,鉛活字製作完成,印刷裝置均已經基本除錯完成。閔齊汲、淩濛初、凌義渠三人接管印刷部,以他們的印刷水平,稍加調整改進,印刷廠很快就可以開始印刷。

曾鯨、金谷生、王宏卿、張玉珂四人開始查閱各方面畫像資料,構思人物形象。美工部、印刷部開始高速運轉起來。

《常用漢字簡化字典》《白話文書寫指南》《阿拉伯數字使用指南》《大明度量衡標準》《麻將玩法說明》《撲克玩法說明》總編天啟,副總編化淳、若愚,校對春夏、秋冬。

《世界地圖》《亞洲地圖》《大明地圖》總編天啟、振之。

明代編書著作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絕對光宗耀祖。書封裡加上李之藻、曹化淳、劉若愚、王春夏、王秋冬的大名,讓幾人感激涕零。

在朱由校的親自指導下,宋家兩兄弟主管的奇技淫巧研發部,開始進行鋼鐵、水泥、玻璃、陶瓷製品四大材料的研究。

鋼鐵,兵之利器,國之脊樑。

鋼鐵是對鋼和鐵的總稱。鋼鐵是民族工業和製造強國的重要基石,是國家經濟建設的中流砥柱,是一個國家實力的象徵。

中國的鐵器最早出現在西周,鑄鐵則出現在春秋末期。中國是最早用煤鍊鐵的國家,漢代時已經使用,宋、元時期已普及。到明代初期已能用焦炭冶煉生鐵。

聰明智慧的中國人發明了炒鋼法、百鍊鋼法、灌鋼法、坩堝鍊鋼法。炒鋼法主要生產一般鋼和熟鐵,百鍊鋼法是對普通炒鋼的再加工。

灌鋼法是將高碳含量的生鐵水澆灌到紅熱的低碳含量的熟鐵中,相互熔融混合,生產含碳較高的刃鋼。灌鋼法是中國早期鍊鋼技術一項最突出的成就。

坩堝鍊鋼法是在坩堝中熔化金屬料成為鋼水的方法,可生產質量上乘的,用來製造加工金屬材料的工具鋼。坩堝主要用石墨和粘土或者用木炭和粘土製成,可耐1600度高溫。坩堝法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生產液態鋼的方法。

中國的冶金技術在明代中葉以前一直居世界先進水平。洪武年間鐵年產量約1萬噸,明朝中期鐵年產量約10萬噸。

同期的歐洲,羅馬人的鐵劍,一刺就彎,要在地上踩直了再用,所以羅馬多用寬短的短劍。他們的高階兵器幾乎都是進口的東方鋼材,尤其是印度的烏茲鋼。

直到15世紀歐洲才出現鑄鐵,之後的幾百年裡把中國從戰國到漢朝時期的技術發展路線重複了一次,一直到19世紀中期進化成現代鍊鋼技術。

現代的高爐鍊鐵工藝,高爐造型為圓形的豎爐,自上而下分為爐喉、爐身、爐腰、爐腹 、爐缸五部分,上下細中間粗。這種造型可以使煤氣分佈趨於均勻,爐料和煤氣充分接觸,節約燃料,延長爐牆壽命。

爐牆採用優質耐火磚砌築,牆厚0.5至1米。底徑5至10米,高10至20米。高爐鍊鐵是連續進行的,一代高爐能連續生產幾年到十幾年。

高爐鍊鐵時將鐵礦石、焦炭、石灰石按比例從爐頂裝入,從位於爐子下部沿爐周的風口吹入空氣。當爐溫至1200度時,鐵礦石熔化,從而得到液態的生鐵。

煉出的鐵水從鐵口放出。鐵礦石中的脈石、焦炭等與加入爐內的石灰石結合生成爐渣,從渣口排出。

高爐鍊鐵技術工藝簡單,生產量大,勞動生產效率高,能耗低,成本低。

明代時期,鍊鐵高爐的溫度最高不超過1400度,事實上只要把爐溫再提高200至300度,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