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6章 生產力-農具發展 (第1/3頁)

加入書籤

【講了這麼多地主豪強的問題,在這裡我們乾脆順便說一下地主豪強能夠出現的原因之一吧。】

【有句話是這麼講的,凡是能夠存在的東西,總歸是有其合理性。】

【按照本人的理解,這個“合理性”並非等同於“正當性”,即有合理性,並不等於說這些東西的存在就是正當的,只不過是因為有其立足的根本,也就是理由而已。】

【而地主豪強們的存在的合理性有很多,比如朝廷的縱容,比如人們逐利的天性,等等。】

【但除了這些外,從耕種這個角度出發,地主豪強們也有一個得以存在的緣由:生產力問題。】

【沒錯,還是這個老生常談的生產力問題,很多事情、現象到頭來,都可以從這個問題上找到一部分答案。】

【在兩漢時期,生產力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當時的耕種工具犁,出現了一次大變革。】

【戰國時期,犁雖然已經出現,但是不能用牛來拉,沒有犁壁,也不能翻土作壟,只能破土劃溝。簡而言之,就是使用場景非常侷限,且不夠方便。】

【在西漢,真正能夠用耕牛的、具有犁壁的大型鐵犁鏵,也就是耦犁被趙過總結髮明並且推廣,這種犁需要二牛三人,可以翻耕五頃田地,比之前的耕種方式的速度提高了許多。】

【另外,趙過還推行代田法,即在田地中相間地設下溝壟,第一年將作物種植在溝裡;等到中耕除草的時候,將溝旁邊的壟上面的土逐步推到溝裡面;等到第二年,溝和壟就互換位置。】

【代田法能夠有效的防風抗旱,還能夠保持地力,並且還能夠比普通的耕種方法增產約25%。】

【且,代田法本身又和鐵農具、牛耕非常適配。】

【但是代田法存在一個非常大的缺點——對於普通百姓而言。】

【這種耕種方法想要發揮出比較好的效果,就需要足夠面積的田地,這不是自耕農家庭能夠滿足的。】

【而鐵農具和牛耕,比如前面提到的耦犁,也不是大多數自耕農能夠負擔得起的物件。】

【按照《漢書·食貨志》,五口之家的農民,服徭役的不少於兩人,他們能夠耕種完的田地不超過百畝,但是即使耕種百畝,收穫也不超過一百石,這還是他們從年頭到年尾不休息一天的情況。】

【而古代,特別是兩漢時期,牛、馬的價格之昂貴,即使是現代人也能有所想象;同時,鐵器的價格同樣昂貴。】

【此外,若是按照農民五口之家來算,耦犁“二牛三人”中的“三人”的條件,大部分人也難以達到;即使可以一人二牛勉強操作,他們也還需要負擔得起牛和鐵器。】

【因此,發展到後來,耦犁等較為好用、但是需要畜力的工具,以及代田法等要求田地面積的耕種方法,都更適合地主豪強。】

【他們本身擁有更多的田地和財富,能夠負擔得起畜力和鐵農具,有充足的人手,就可以創造更多的財富;接著,他們可以用這些財富獲得更多的土地、人口、耕種工具、牲畜……】

【最終形成一種正向迴圈。】

【從這個角度上講,地主豪強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順應了當時的生產力發展。】

“耕牛,要是咱家能夠有一頭耕牛,那日子不知道能好過多少。”東漢時期,一名農婦對自己的家人道,語氣中充滿了嚮往和幻想。

她家屬於是那上面說的典型的五口之家,她和丈夫眼下育有兩個孩子,目前看起來是站住了,不用擔心什麼時候突然夭折,上面還有一個婆婆,公公前些年過世。

聽到婦人的話,家中幾人也沒有什麼嘲笑的意思,畢竟她說的內容,又何嘗不是他們日日的幻想?

要是家裡面能夠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