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08章 開皇之治 (第2/2頁)

加入書籤

己……呃……但是他自己是一點也沒有什麼多疑刻薄的心態的!

→因為擔憂和恐懼、猜疑,所以楊堅的心性變得更加刻薄和多疑起來,堪稱惡性迴圈→裁撤朝堂冗餘機構是非常正確的做法,但是楊堅的性格導致他不僅裁撤,他還難以信任其他的大臣→於是,他在很多事務甚至幾乎是全部事務上,都要自己決斷;

這叫什麼?李世民覺得,這叫做吃力不討好!完全是沒有必要的事情,治國理政和用人,都要懂得鬆緊,要懂得抓住關鍵,楊堅雖然並非不懂,可他的性格讓他很多時候做不到。

→全部自己決斷的話,精力是否充足都可以算是次要的事情了,更關鍵的是,決策的正確率如何?一個人的腦子難道便能敵得過群策群力的腦子嗎?就算有,楊堅顯然也沒有這種腦子→決策中總會出現失誤,但由於大臣們都知道楊堅的性格,於是基本上都不敢反駁,也不敢提意見,而是將錯就錯,糊里糊塗……

這麼下來,能不出現問題才怪!

雖然開皇年間整體尚算欣欣向榮,但那是因為時日尚短。

如果後來的皇帝能夠意識到問題,加以改善,填補上這些漏洞和大坑的話——那倒也無妨了,畢竟誰也不能說自己治國期間能夠十全十美,不留下遺憾和問題。

但是吧,偏偏隋朝的繼位之君……

李世民深有感慨地嘆了口氣。

李承乾看他並非有什麼憤慨不滿之情,便疑惑道:“耶耶?”

李世民笑笑:“高明知道隋亡的原因了嗎?”

李承乾點頭,這種方面的教育他早就有所接受,雖然由於他的年齡,其中講的還不全面,但到底也是知道些許:“因為隋之暴政,煬帝暴虐,不顧民生——這當是原因之一,但非常重要。”

李世民點頭:“確實如此,但是施政急切而不顧民生的問題,卻並非煬帝才開始。”

李承乾有些驚訝,這話的意思就是,隋文帝時期,這種問題就已經存在——但是不是說楊廣才是暴君,但是楊堅乃是明君嗎?

李世民哼笑一聲:“誰說隋文帝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了?隋文帝確實關注民生問題,減輕稅賦徭役,但是他這種關注……”李世民思考了一下措辭,“有時候是他自以為的為民生著想,但實際上卻有害於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