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45章 進軍江淮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逃亡的過程中,杜伏威和輔公拓兩人聚集了一批人手,當了盜賊,當時杜伏威年不過十六。】

【而這個不過十六歲的年輕人,在這個盜賊集團中,時常護衛他人,出去辦事兒的時候衝在最前面,回來的時候則往往殿後,因此,這群人都敬服於杜伏威,共同推舉他作為領頭人。】

【大業九年,杜伏威和輔公拓帶著一群人來到了長白山——山東長白山脈,想要投奔當地的一個起義軍首領左君行。結果,見到左君行後,杜伏威等人卻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禮遇,因此,杜伏威和輔公拓帶著自己的部眾離開了長白山。】

【他們選定的目的地,是淮南地區。】

【此時,正式起義的杜伏威自稱為將軍。】

劉邦眯了眯眼:“杜伏威是首領,輔公拓與他乃是刎頸之交,情同兄弟啊……”

這當然是非常感人的情誼。

杜伏威家貧,自己又不經營產業,不事生產,天天依靠偷盜為生;而面對這樣的人,輔公拓也並沒有覺得自己不能和杜伏威來往,而是依舊與他情同兄弟,還從自己姑姑家偷羊給杜伏威。

而其後兩人一同逃亡,依舊是一路相伴,選擇起義,還是相依相伴。

這確實是好,很好,非常好。雖然偷盜這種事情不好,但若是二人後來有所成就,那先前的經歷和兩人的情誼,也可成為一段美談。

但是……這兩人,日後當真不會生出嫌隙麼?

劉邦以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敏銳的眼光和感知判斷,不生出嫌隙的可能性著實不高。

雖然這個時候看起來還是一切都好……但誰能說在這個時候,兩人之間沒有什麼矛盾摩擦?

要知道,脫離了原本的安穩環境——哪怕以偷盜為生,但在家鄉,到底還算安穩——面對各種逃亡路上的風險和難以保證的生活,生出矛盾的機率就會大大提高。

更不要說,這其中又還摻雜了權力的問題。

到了後期,是輔公拓先覺得不公平呢,還是杜伏威先覺得輔公拓有威脅呢?

蕭何沒有評論杜伏威和輔公拓的事情,只是道:“杜伏威與輔公拓也是齊州……山東人,由此可見山東的境況如何。”

前面已經出了許多個山東的起義軍了,而杜伏威和輔公拓這一支,日後的三大農民起義軍之一,同樣出自山東,山東當時的情況可見一斑。

天災,人禍,怕是樣樣不少。

【而對於杜伏威所部而言,前往淮南地區,最大的敵人並不是隋朝的官府或者軍隊,而是其他的起義軍——沒錯,這個時候,淮南地區同樣有大大小小的起義軍。】

【其中一個人,叫做苗海潮,佔領了下邳地區。】

【杜伏威派出了輔公拓去接觸苗海潮,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如今全天下都苦於隋朝的暴政,大家各自都是為了大義而起兵,也因此,力量分散導致勢力薄弱,常常擔心會被隋軍俘虜。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什麼不聯合起來,讓我們的力量變得強大呢?這樣的話,就不需要那麼擔心被隋軍所控制了。”

“倘若您能夠擔任首領,那我必定會恭恭敬敬地跟隨您;如果您自覺自己不能夠擔當此大任,那也可以前來聽從我的命令。”

“如果兩個方案都不滿意的話,那我們就來打一仗,一決高下。”】

【苗海潮也是大業九年起兵,此時,並沒有什麼長期的經驗或者謀算。見輔公拓如此說,頓時感到了些許恐懼,他不願意和杜伏威開戰,也不敢領導杜伏威。】

【於是,沒多久,苗海潮率眾歸附了杜伏威。】

“竇建德那一支是在河北,翟讓的瓦崗寨是在河南……所以杜伏威這一支,就是在江淮地區了?”楊堅總結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