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流亡趣事 (第2/2頁)
相談甚歡,從治國理政到行軍打仗,兩人都頗有見解。重耳在宋國休養了一陣,又繼續出發,心中滿是感慨:“宋襄公這般仁義,今日之恩,重耳定當銘記於心。若有朝一日我能復國,定要與宋國交好,共圖霸業。”
接著到了鄭國,鄭文公對重耳也是不冷不熱。重耳心中窩火,卻也無可奈何,暗自思忖:“這鄭文公也是個短視之人,看不出我重耳的潛力,罷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不過在鄭國,重耳結識了一位奇人,名叫燭之武。燭之武雖年事已高,但智謀過人。他與重耳一番交談後,對重耳的氣度和抱負大為讚賞,還為他出了不少主意,讓重耳受益匪淺,重耳心裡又燃起希望:“天無絕人之路,有此等賢才相助,復國大業或許不遠矣。”
最後重耳來到了楚國。楚成王以諸侯之禮相待,重耳受寵若驚。一次宴會上,楚成王半開玩笑地說:“重耳公子,你若回晉國當了國君,如何報答我啊?”重耳沉思片刻,心裡權衡著:“楚國強大,如今我寄人籬下,不可輕易許諾,但也不能得罪。”於是說道:“若得君上相助,重耳得以回國,願與楚國結為友好,若兩國交戰,重耳當退避三舍(古時行軍三十里為一舍),以報君恩。”楚成王哈哈大笑,說:“好,一言為定。”
重耳在楚國住了些時日,秦國國君秦穆公派人來接重耳,說願意助他回國。重耳大喜,告別楚成王,前往秦國。在秦國,重耳娶了秦穆公的女兒,在秦穆公的支援下,終於踏上了回晉國的征程。這一路流亡,重耳歷經磨難,也收穫頗豐,而他的傳奇故事還在繼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