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姚胥的謀劃 (第2/2頁)
………
中午,眾人一起吃了午飯。
這時期,大多數都是兩餐制,但姜妄習慣了上餐,所以在他這裡,一直都是三餐。
吃過飯之後,姜妄說起了一件事。
“陛下,前不久臣做夢,夢到無數戰死沙場計程車兵客死他鄉,孤苦無依。
臣想著,建立一個忠烈祠,把所有為大秦陣亡計程車兵名字刻在其中,被世代銘記。
另外應該再建一個凌煙閣,把所有對大秦有功的都請入其中。
還有對抗異族而有大功的人,也應該給與褒獎,不拘泥於諸侯國,不按內戰算,只看他們對戰異族的功勳,只要對外開疆拓土、抗擊異族,就是英雄,當建立英雄祠,讓後代銘記。”
忠烈祠,是對普通士兵的安慰。
凌煙閣,是對大秦國內臣子的鼓勵,讓他們更加努力奮鬥,爭取進入凌煙閣。
英雄祠,則是對對抗異族的人的獎勵,也是鞭策大秦將領儘可能的對外擴張。
死後若是進了凌煙閣與英雄祠,那可就是青史留名了。
這對於那些將領,尤其是對外戰爭的獎勵,鼓勵是巨大的。
其次,始皇帝提出的統一文字、度量衡、貨幣,都是為了消除文化隔閡。
包括,秦報上經常宣揚的諸夏理論。
凌煙閣也就罷了,建造英雄祠,會大大促進文化融合,因為始皇帝選擇幫助曾經的他國之人立祠,這無形中會消磨掉很多隔閡。
………
月氏,敦煌。
三月的敦煌,依舊很冷。
俗話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自打秦羌勝利之後,姚胥這個典客就再次來到了月氏,一待就是半年多。
他要了解月氏,同樣,透過月氏,他也可以更加了解匈奴。
大秦雖然與匈奴一直有摩擦,但對匈奴瞭解的也只是皮毛。。
自打準備對匈奴動手後,李信、王賁都在想辦法抓匈奴人來打探匈奴的情報。
同樣,姚胥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打探情報。
“大人,你以為北方夷狄,皆是匈奴,但這是不對的,大秦不應該按全是匈奴處理。”
“匈奴在頭曼單于之下,只有左賢王、右賢王麾下的人,以及左谷蠡王、右谷蠡王,才算是正宗的匈奴人。像是白羊部和樓煩部,都不是真的匈奴。”
聽著面前的公孫冉的話,姚胥示意對方繼續講。
公孫冉,是義渠人,只不過被匈奴擄走了十二年,在逃出來後,又被月氏抓為了奴隸。
姚胥見到其會說秦語,這才將之救下。
而當知道公孫冉竟然在匈奴為奴十二年,他就知道自己撿到寶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