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隋朝滅亡的原因!步子邁得太大,扯到蛋了! (第3/4頁)
三徵高句麗。」
「關鍵是,打下來也就罷了,偏偏,三次都沒打下來。」
「以至於,這三次征伐,嚴重消耗了國力,加劇了社會矛盾,對經濟造成了很嚴重的負擔。」
「當然,也不僅僅是高句麗,楊廣也向周邊很多國家進行了軍事行動,諸如突厥,契丹,吐谷渾,琉球,西域等等。」
「第三個,就是遷都的問題。」
「之前其實也說過一嘴。」
「遷都,影響很大。」
「對那些世家大族而言,自家老家就在這附近,自家產業也都在京城附近,你說遷都就遷都?當然,楊廣還是能壓下來,遷都也算是成功了!」
「至於遷都過程中,有沒有發生什麼事,那就不重要了。」
「群臣再如何阻止,最後都沒成功就是了。」
「但就這麼一個遷都的問題,也足夠挑起那些世家大族的矛盾了。」
「第四個,自然而然就是土地兼併的問題了。」
「土地兼併,基本上都是老生常談的事了。」
「就這麼四點,基本上在隋末體現的淋漓盡致。」
「首先,這大興土木,對百姓而言,就是沉重的徭役。」
「那可是貫穿南北的大運河啊。」
「根據記載,楊廣下令徵調河南,淮北,上百萬民眾通濟渠。」
「徭役沉重,自然就怨聲載道。」
「關鍵是,修大運河也就罷了,在同時期,楊廣還要徵兵,去攻打周邊國家,不管是打高句麗,還是打突厥,契丹,吐谷渾,琉球,西域,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兵力。」
「這樣一來,兵役就變得沉重了。」
「本來,徭役就足夠沉重了,百姓已經開始怨聲載道了,如今,還有沉重的兵役。」
「又要挖運河,又要打仗,可以說,整個天下都生活在高壓下。」
「楊廣就給了天下百姓兩條路,要麼挖河,要麼打仗,你自己選唄!」
「至於種地?」
「抱歉,這不在楊廣的選項當中。」
「至少,挖河的,是不能種地的,也就是,淮北與河南地區,在很長一段時間,至少有上百萬的百姓都無法種地。」
「當然,百萬人口,對當時至少五千萬人口的大隋還不算什麼。」
「淮北河南無法種地,不代表別的地區無法種地。」
「不過,當地百姓,的確怨聲載道就是了。」
「而且,其他地區的百姓,還要服兵役,也就是說,現在就是,全天下的百姓,都開始怨聲載道了。」
「而且,打仗就要徵稅吧?」
「這徵稅,不僅僅是從老百姓頭上徵,同樣也要向世家大族頭上徵稅。」
「之前說宋朝的時候就說過了。」
「世家大族到底願不願意將口袋裡的錢,交給皇帝,拿去打仗?」
「當然,在隋朝,你不願意也得願意。」
「楊廣是皇帝,你不給錢,這不就是公然對抗皇帝麼?」
「你公然對抗皇帝,那你是想幹什麼?造反嗎?」
「所以,這錢,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
「但這樣,也同樣代表著,世家大族也開始對皇帝不爽了。」
「這樣,全天下的百姓,加上很多世家大族,全都對皇帝不爽,皇帝的下場可想而知。」
「最神奇的就是遷都了。」
「楊廣遷都,是為了降低世家大族在朝中的影響。」
「之前都說了,所有遷都,都是政治原因。」
「不管是朱棣遷都北京,還是楊廣遷都洛陽,都是政治原因。」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