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你有沒有一顆“玻璃心” (第2/2頁)

加入書籤

無憂的人隨口說出的吧?他們哪裡知道,在這個城市裡,有多少人像我一樣,為了一日三餐都在拼命掙扎。

大學畢業後,我懷揣夢想來到北京打拼。五年過去了,我依然蝸居在這間狹小的出租屋裡,每天為了幾千塊錢的工資疲於奔命。

生活的重擔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房租、水電費、飯錢......每個月工資剛到手就被各種賬單榨得一乾二淨。更別提存錢買房這種奢侈的想法了,在北京,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父母常常打電話來,問我在北京過得怎麼樣。我總是說“挺好的”,可每次結束通話電話,我都忍不住流淚。我不忍心告訴他們,他們的女兒在這個繁華的大都市裡,過得有多麼艱難。

有時候,我會想:我為什麼要堅持留在這裡?為什麼不回老家,找個安穩的工作,過個普通人的生活?可是一想到家鄉那個狹小的世界,想到父母期待的眼神,我又不甘心就這樣放棄。

前幾天,我遇到了大學同學小婷。她穿著光鮮亮麗,說起自己在某大公司工作,年薪已經到了50萬。而我,還在為幾千塊錢的工資掙扎。那一刻,我感到無比的自卑和沮喪。

回到家,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手機裡又彈出一條“正能量”影片:“只要堅持,夢想終會實現。”我氣得把手機摔在了床上。這些空洞的雞湯,對於我們這些在生存線上掙扎的人來說,有什麼用呢?

第二天早上,我照例擠上了擁擠的地鐵。身邊的人群裡,有西裝革履的白領,也有和我一樣疲憊不堪的打工人。突然,我注意到一個年輕女孩正在看一本書,書名叫《窮人經濟學》。

出於好奇,我偷偷瞥了幾眼。書中說,貧窮不僅僅是缺錢,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和生活狀態。它會影響一個人的決策能力,讓人陷入短視和絕望的惡性迴圈。

這段話像一記重錘,狠狠地敲在我心上。是啊,我是不是也陷入了這樣的困境?每天為了眼前的生存疲於奔命,卻忽視了長遠的規劃和自我提升?

下班後,我沒有像往常一樣直接回家。而是去了附近的圖書館,借了幾本關於職業規劃和個人成長的書。我決定,要重新審視自己的處境,尋找突破的機會。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開始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新技能,參加各種線上課程。我還主動和公司的領導溝通,表達了自己想要承擔更多責任的意願。

慢慢地,我感覺到自己的視野在擴大,思維方式也在改變。雖然生活依然艱難,但我不再像以前那樣覺得絕望和無助。

有一天,我接到了一個意外的電話。是一家新媒體公司的hR,說看到了我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的一些文章,覺得很有想法,邀請我去面試。

這是一個機會,也許是改變現狀的契機。我緊張又興奮地參加了面試,最終成功獲得了這份工作。雖然薪資比之前只高了一點,但這個崗位更有發展前景,也更符合我的興趣。

現在回想起來,我依然覺得那些空洞的“正能量”宣傳是沒有意義的。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改變,從來不是靠別人的鼓勵,而是源於自己內心的覺醒和行動。

生活依然艱難,我還是會為各種賬單發愁。但我不再像以前那樣覺得絕望。因為我知道,只要不斷學習,不斷嘗試,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路。

如果你也正在經歷similar的困境,我想對你說:別被那些虛假的“正能量”麻痺,也別被眼前的困難打倒。審視自己,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然後一步一步去改變它。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人生就像是一場馬拉松,重要的不是你現在跑到了第幾名,而是你是否在堅持向前跑。只要我們不放棄,總有希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