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佛門講人的“慾望” (第2/2頁)

加入書籤

因為每個人的慾望皆有不同,人類才具有如此豐富的多樣性,能適應各種環境。

▍03

那麼,黃眉錯在何處?在於他天然的認為人性本惡,並且認為人性之惡與慾望牢牢繫結,甚至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表現出惡的一面,就是慾望沒有得到貫徹,就是不自由的。

因此他倒果為因,堅信一個可以隨便作惡的人間才是正常的人間,一個遍地惡行的世界才是自由的世界。

黃眉的思想其實很像是享樂主義,並且還是其中最極端的那種。

把快樂當做人生的最終極目標,無視未來,無視善惡,無視他人生命,無視規則與法律,只為了當下的片刻歡愉。

人們會掉入黃眉的陷阱,是因為往往太過相信非黑即白的二元化邏輯,彷彿只能在【痛苦卻正確】和【快樂但罪惡】之中做出選擇。

▍04

我的人生價值觀也崇尚追求幸福與愉悅,也想要人生儘可能的多體驗各類新鮮事物。但與享樂主義不同的是,我樂於見到這世界有法律、道德、規則的約束,因為失控的人生沒有真正的快樂可言。

這不是什麼大道理,也不需要再列舉具體的心理學實驗,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切身體驗。

在日復一日忙碌工作,應對各種事兒逼老闆和客戶之後,每個人都希望能放個長假,睡懶覺、吃不健康但好吃的食物,無所事事盡情歡樂。

但真的擁有這份自由的時候,最快樂的只有前幾天,越是盡情的享受,這種愉悅就消退的越快,在後期,甚至感覺不到做這些事有什麼意思。

人與慾望的關係是一種平衡木般的微妙平衡。

完全杜絕慾望會無趣如行屍走肉,沉浸並依附於慾望會如提線木偶。

人與慾望的關係,其實和人與情緒的關係相差彷彿,最好的狀態都是成為一個馴獸師,引導慾望與情緒成為同向而行的奔獸,不放縱也不敵視,藉助它強大的力量奔向自己內心所求的“應許之地” 。

所以回過頭來,我們或許可以對黃眉說一句:

縱慾無端,歡生剎那,行欲有道,樂而彌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