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皇帝聊天群內的意見分歧 (第2/2頁)
幹了。
那些沒有名氣的李肯可能說不上來,但有一個極其有名的長篇小說,最後還成為了四大名著之一。
沒錯,他就是傳說中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沒錯,這本名著也改史了。
最基本的就比如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時的虎牢關和汜水關,其實在漢代的時候,這兩個關其實是同一個地方。
只不過因為後來因為地理變遷,所以逐漸變成了後來的虎牢關和汜水關。
順帶一提,在三國時期,並沒有汜水關這個稱呼,最開始是叫成皋縣。
早在楚漢相爭時候,“劉邦與項羽戰滎陽、爭成皋之口,大戰七十,小戰四十”,劉邦先敗後勝,奪取成皋城,掌握了戰略主動權,成皋之戰成為楚漢戰爭的轉折點。
成皋縣改稱汜水縣,是在隋文帝開皇十八年的事情。
不過這個事情也不能說羅貫中有問題,畢竟為了寫小說,他可是實打實親臨地點檢視情況,根據事實情況決定的。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地方,比如火燒博望坡。
三國演義上說是諸葛亮領導的,實際真實歷史上的博望坡之戰是劉備領導的,正史上當時諸葛亮還在隆中隱居,還沒有投靠劉備。
而且真實歷史上劉備並沒有用火攻,雖然有引誘夏侯惇進包圍圈的計謀,但沒有用火,只是安排了伏兵擊敗了夏侯惇。
除此之外,還有比如歷史上周瑜並沒有演義裡的那麼小肚雞腸,事實上他本身不但很有才華,而且為人還非常大度。
江東名將程普年齡大、資格老,算是孫吳的元老,看到周瑜年紀輕輕就到了自己頭上,因此程普看周瑜可以說非常不爽,經常故意給周瑜找茬。
雖然周瑜的職位高於程普,但他完全沒有在乎程普的這些動作,後來連程普都不得不佩服周瑜。
咱們現在的成語‘飲醇自醉’就是來自於此。
那為什麼像三國演義這種小說...好吧,也有人罵他改史了...
......
(嘶~,這把我都搞沉默了,還真有人罵他改史了的...這...算了說到哪算哪吧!)
但即便是這樣,也不能改變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的地位。
小說本來就是大家用來休閒的,本身會有改動,作者會有自己的主觀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皇帝聊天群這種直接評價皇帝功過的小說,卻是所有歷史小說中被詬病最多的,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觀眾看的時候,總有種小說將歷史給定義了的感覺。
這才是他真正被詬病的原因。
因為看這種小說,觀眾都會有種感覺,那就是錯了,有種感覺你在誤導別人;就算對了,如果某個觀眾覺得不符合自己的觀念,也會去出來反駁你。
雖然大家都說歷史不能被定義,但看小說裡男主高高在上的給這些皇帝定義功過,讀者身臨其境看著也有種爽感,不是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