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太空冬眠技術 (第2/2頁)
)。
這一項技術透過遠端經顱超聲刺激下丘腦視前區(poA),無創且安全地在小鼠中誘匯出了持久的冬眠(torpor)狀態。
實驗小鼠的腹腔中植入有無線溫度感測器來記錄核心體溫。結果表明,超聲刺激會使小鼠體溫顯著下降(max ?tcore?=??3.26?±?0.19?°c) 。
小鼠的呼吸商也下降至0.72?±?0.01。而接近0.7的呼吸商表明小鼠代謝已經從消耗碳水化合物+脂肪全面轉向依賴於脂肪氧化。這是動物自然冬眠狀態的一大特徵。
研究人員全程記錄了小鼠的心率變化。超聲刺激會使小鼠的心率相比於之前下降了47%。並且小鼠心率能夠在超聲刺激結束後恢復到正常水平。
儘管研究人員沒有全面評估超聲刺激前後,小鼠全面的生理狀態是否正常。但免疫熒光染色證明,超聲UIh沒有給小鼠的大腦結構帶來顯著的損傷。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她們也在不會產生天然冬眠行為的大鼠上嘗試了這一技術。
研究人員發現UIh同樣可以讓大鼠的體溫顯著降低。
利用超聲波實現神經調控已經在人類身上被證實過可行性。
後來,人聯科學家在給小鼠注射從格陵蘭睡鯊身上提取的代謝酶之後,應用超聲誘導低體溫低代謝技術使得小鼠成功實現了深度冬眠。
人類科學家又參考比鄰星人的冬眠艙打造了屬於人類的“深海冬眠艙”(營養液液體倉),在放入陷入深度冬眠的小鼠後放置到太空環境做實驗。
截止目前為止,小鼠的一切生理特徵都很正常,雖然身體代謝活性大大降低,但是身體各個器官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並未受到影響。
目前人類正在做進一步的人體實驗,期待能實現人類的太空冬眠技術。
有了太空冬眠技術和長壽基因技術,可以說人類進行星際航行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了。
接下來需要突破的就是宇航速度問題了。
雖然人類擁有六級文明科技的核聚變裝置(龍核),但是人類的科技水平根本無法發揮這龐大的動力源。
所以現在人類急需解決的其實是飛船發動機問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