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章 李隆基要是早死十年就好了 (第2/2頁)

加入書籤

忠之死,即使是那些被楊國忠整的家破人亡的百姓也一樣。

……

病榻之上的杜甫看著天幕上的安史之亂四個血紅色的大字,心如刀絞。

史書只需要四個字,就能概括得了這場席捲整個大唐的叛亂。

可那些死在這場無恥的大叛亂之中的百姓呢?

他們本不該死的,他們本來生在瞭如此盛世之下,卻又慘死在戰亂災荒之中。

杜甫只感覺自己被這無處不在的無力感,壓得喘不過來氣。

再一張嘴,一口鮮血從喉嚨中咳出,噴濺在地上。

他被叛軍俘虜,關押在淪陷後的長安。

看著天幕和四周,心中道不盡的悲憤之感猶如實質,只能用賦詩的方式抒發出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天幕上,詩聖杜甫的這首春望,與歷史上的杜甫,一同吟了出來。

兩者都聲音相互融合,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

【“自此以後,詩,不再是閒情雅興的抒發,它成了歷史的記錄。”】

杜甫看著天幕,慟哭起來。

他寧願自己一輩子默默無聞,也不願意自己因為如此,而上了天幕。

百姓太苦了!

【公元757年,《春望》。】

【詩聖杜甫於北赴靈武途中被叛軍所俘,押送到淪陷後的長安,創作了這首歷代傳誦的五律。】

【彈幕:以文載道!】

“這杜甫何能,被稱為詩聖?”

有人疑惑,但立即就有人開口為其解釋。

“如此憂國憂民之人,如何不能稱之為詩聖?”

“是啊,你看天幕上的這首詩,情真意切啊,如此的悲天憫人,心繫百姓與國家。”

“如大地一般厚重,如歷史一般沉重。”

【彈幕:杜甫的遭遇是真的讓人心疼】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俺已經好幾年沒有給俺娘寫信了,也不知道她老人家現在怎麼樣了。”

“是啊,俺從軍時家裡的柵欄就已經塌了,俺這一走,俺都不知道老爹老孃該怎麼辦!”

“……”

出征平叛計程車兵們看著天幕上的詩句,心裡十分的低落。

他們都是關中出來的良家子,認識字,也能看懂天幕上詩句的意思。

原本這曾經是他們炫耀的資本,可現在這能讀書識字的本事,卻讓他們心裡更加難受了。

【公元762年,太白撈月。】

【李白因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

【公元770年,詩聖歸去。】

【59歲的杜甫,在由潭州往洛陽的一艘小船上,走完了他窮困潦倒、鬱郁不得志的一生。】

【彈幕: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彈幕:杜甫牌面!但是詩聖值得!】

【公元789年,維京入侵。】

【彈幕:北歐維京的入侵,深刻改變了西歐以後的歷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