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9章 分田地 (第3/3頁)

加入書籤

飢餓貫穿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而解決飢餓最根本的要素就是土地,只有土地上的產出,才能讓人看到活下去的希望。

“把人帶上來!”說完,林宗澤衝木臺下的吳立峰,揮了揮手。

不一會兒,五花大綁的黃保長以及他的家人,還有邱員外的弟弟等人,被押到木臺下。

“作為村中的保長,不維護本村村民,反而勾結外人,背叛鄉鄰,給自家謀私利,這種人,留著何用?”嘴角帶著一絲輕蔑,林宗澤望向跪著的黃保長。

“打死他!”

“打死這吃裡扒外的狗東西!”人群中,不知是誰帶的頭,不斷有人高喊要打死黃保長。

“把黃保長的家人驅逐出村,剩下的人統統給我砍了!”林宗澤原本就打算把這些人殺了,現在村民們群情激憤,正中他的下懷。

站在木臺上的許山海,看著眼前的這一幕,心中暗自嘆息。

因為他發現一個規律,似乎每一次村民聚集,林宗澤總是以殺人開場。在現代社會長大,接受了現代的教育,這讓許山海很難適應動不動就殺人。他腦子裡更多的還是“生命至上”的價值觀。

兩個時代的巨大差異,不斷地撕扯著他。同時,他心裡也明白,這種大時代造就的差異,不是憑自己一句話、兩句話就能扭轉。

就在他神遊天外之時,黃保長、邱員外的弟弟等人,已經命赴黃泉。

接下來,就是木民村村民期盼已久的分田地儀式。

盧管家手拿戶籍登記的冊子,按照冊子上登記的名字順序,把他們一個一個的喊上臺來。

臺上的另一張方桌,方桌上擺了一個用布蓋著的大簸箕,簸箕裡面是一枝一枝的竹片,竹片上寫著編號,例如:甲字xxx號,這個編號與劃分好的地塊相對應。

被叫上臺的人,都要從粗布蓋著的大簸箕裡面抽一枝竹片,然後竹片交給桌邊的幾位村賢過目,確認無誤之後,再由羅桐大聲的“唱”出來,等於是在全村人面前,確定某一塊地塊的歸屬。

之後,還要由村民把抽到的竹片,交到師爺手中,師爺在戶籍冊上,把土地編號登記在這個村民的名下,最終完成土地的分配。

按照這個流程,分田地的事兒,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抽到竹片的村民,自是滿臉喜悅,拿著證明自己土地的竹片,一刻都不停留的往村外跑,他們要趕緊去看一看屬於的那塊地。

還沒被叫到名字的村民,則一個一個的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尖,焦急的望向木臺,希望下一個就是自己。

這時,一個在村外設卡警戒的兵丁,匆匆的擠到木臺下,附在吳立峰耳邊,低語一番。

原來,之前去到南寧府的周家兄弟和天天回來了,不但他們回來了,還帶著想投奔國興軍的五十多個人一起回來了。

1明朝時,國人基本還是一日兩餐,至於一日三餐,則是近百年才逐漸形成的習慣,時至新中國建國很多年後,一些偏遠山區,依舊保持一日兩餐的生活習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