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明的北疆 (第2/2頁)
都是跟長城相連線,一般建在長城以內,部份百戶屯堡也是近挨長城而建。
而臺或墩則遠離長城,就設在國境線上,軍事緩衝區域的邊上,稱之為邊塞邊墩或烽火墩。
墩有大有小,守衛這裡的統稱為戍卒,是明軍中最底層,最危險的兵種。
一個墩的守卒一般為七至十人,臺比墩規模稍大些,守卒在十幾到二十人。
在明末,為加強邊關的應變機制,墩臺屯三級變成二級,墩臺之間為平行關係,都從屬於屯堡衛所管轄。
在整個宣府鎮轄區內,漢家長城千餘里,七個大型路城和一個驛城,共設有百戶屯堡和千戶所城堡共六十幾座,各種各樣的大小墩臺千餘個,額定屯軍加戍邊守卒十五萬之眾。
從表面上看,大明帝國的邊防可謂是用心良苦,眾志成城。
但實際上是朽木難雕。
葛峪城堡地帶,是靠近丘陵高山地區,在整個宣府鎮屬於苦旱之地。
這裡離河水遠,田地灌溉困難,加上北地經常旱災,收成自然少很多,許多開荒出來的田地,都荒費了。
而溝兒墩又是葛峪城堡中地理位置最差的,完全屬於邊、卡、吊的三不沾區塊。
四個人再往國境線上行走了約摸一里,遠遠便見一個奇形建築,孤零零立在邊境線上。
這是一處小山丘,微微隆起的小丘約十五六米高,一個火路墩聳立在丘頂上,遠遠望去其整個外形就像是個斗笠,上面樹立著一面大明的金地日月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
旗幟邊上還搭建有一個小型瞭望臺,只夠一個人站在上面。
溝兒墩只是最普通的邊墩,以小山丘為中心圍了一圈,整個墩四周圍牆,以夯土築成,並未包磚石。
在這個鳥不拉屎、危機四伏的國境線上,青磚灰瓦那絕對就是奢侈品,除非是城堡裡建樓臺。
這裡最大的防禦工事,就是四周挖的壕溝,清一色的三米寬,二米深,溝裡放著尖銳的木刺,鐵蒺藜。
這不但防人,還要防戰馬飛躍過來衝殺。
這些在石風看來,防十幾二十個小股敵人,勉強可以抵禦,但只要大軍壓境,這裡傾刻間被敵寇的鐵騎踏平,成為韃子的開胃菜。
那時候,墩裡的人沒有逃生的機會,恐怕只夠點燃煙火的功夫。
所以,在這種邊墩裡戍守的兵卒,都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過日子的人,他們不是外地充軍來的囚犯或流民演變,就是犯錯被長官貶罰過來的卑劣軍戶。
但凡有點路子,或給長官送過銀子的,都不可能到這裡戍守來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