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0章 人才培養與挖掘 (第2/2頁)

加入書籤

,但他的腦袋瓜子接近四十,他要思考的問題肯定細而周全,要未雨綢繆。

眼下建堡開荒等都是重活,除了早食是稀粥,麵餅或窩窩頭,正午和晚餐都是饅頭,粟米飯,麵餅等等,還配上新鮮蔬菜,隔三差五的要上些葷菜,不是雞丁就是紅燒豬肉,黃燜羊肉,還有魚和魚乾,雞蛋。

繁重的體力勞動下,營養跟不上便容易嘔血。

這些豬、羊除了墩裡餵養的,石風還跟邊境緩衝地帶上的流民營地裡購買,或用粟米去交換。

這些流民放牧是把好手,他們主要的吃食就是牛羊,石風他們提供的粟米很受歡迎。

其實石風在想,倘若將來在邊境上搞個易貨市場也是相當不錯的。

蒙古人放牧是他們的強項,咱們就沒必要去跟他們爭奪什麼草場,而農墾是咱們強項。

彼此收成可以交換,互利互惠,這樣還減少些矛盾和邊境磨擦。

他在設想,將來如果有一天,他石風有了這個實力,他就讓這個邊境的緩衝地帶,都成為蒙漢人和諧相處的樂園。

話又回到築堡事務上來。

打水井,這是建堡的第一要務,畢竟人畜都離不開水。

在宣府鎮一帶,一個屯堡至少需要二三口井,以石風對虎牢屯的規劃,要求前後打出六口井來。

三口井民用,二口井軍用,留一口井作戰備之用,平時不開放,戰時應急。

這主要是預防敵諜往井裡投毒。

今天,虎牢屯新打成的第一口井,正式對外開放了,加之虎牢臺原有的一口舊井,終於有二口井同時供水,解決了近七百人的飲用水和工地用水。

虎牢屯這一帶河流多,地下水資源算是豐富的,所以打井一般到十餘丈就可出水,最深也就是二十丈的水井,且水質大多清洌甘甜。

這口新井深約二十丈,井壁很寬敞,並用青石修砌,井底鋪上碎石和沙子,做工很考究。

新井採用大木桶搖柄裝置,出水量大而清澈。

當第一桶水被絞索拉上來時,周邊軍戶們是歡聲雷動,品嚐一下,井水清洌甘甜,遠遠勝於其他堡。

軍戶們歡聲笑語,特別是從陝西山西河南來的災民軍戶,看到這麼好的水井,都感動的熱淚盈眶。

在他們那些黃土高坡,水是最寶貴的,打口井得三四十丈,甚至於五十丈以上才有水,而且出來的都是黃泥渾水,要沉甸一夜之後才能飲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