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北非方案 (第2/2頁)
便是宣傳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的勇敢,鼓勵他們當兵。為此,林奇給陸軍部一項任務,凡是參與鷹倫戰役的北非軍團有功者,要親自去發勳章。
經過大半個月的討論,高盧和北非的治理政策綱領框架出來了,待各部門細化後再發布。
在此期間,鷹倫島撤軍有條不紊地進行。鷹國海軍陸陸續續趕往裡斯本港口,交艦日尚不確定,但戰爭結束,無需繼續留在鷹倫。
等交艦過後,林奇會舉行凱旋閱兵。
閱兵由所有海陸空參戰部隊推選戰功者、代表組成閱兵方隊。林奇的要求很簡單,每個班至少有一人。閱兵是表達勝利的重要方式,每一個基層單位都應有機會參與。
此次大戰,伊班牙軍陣亡人數達2萬人,不同程度受傷的人員4萬人,對比漢斯軍要少得多。漢斯軍陣亡人數近8萬,受傷30多萬。
鷹倫戰役讓協約國軍隊傷亡很大,漢斯軍是一路啃著硬骨頭前進的。
傷亡很慘重,戰果也輝煌。整個西線戰役,同盟國陣亡五十多萬人,被俘近五百萬。陣亡人數中,鷹國較多,近三十萬,其他國家或鷹國自治領二十多萬。被俘人數中,高盧兩百多萬,鷹國近兩百萬。
這麼龐大的數字,伊班牙軍隊佔比近五分之二,然而,等林奇開啟系統,才發現獲得的軍事點有點感人。陸軍殲敵產生的軍事點才200多點,還不如擴軍來得實在,太拉垮。
戰爭結束時,伊班牙陸軍規模是140餘萬人,海軍各種艦艇近500艘,各種飛機4000多架,每天產生的軍事點取整是61點。
政治點數每日產生還是5.3,沒算上高盧地區的核心領土和人口,林奇看到左邊介面有一個決議,開啟來看,是整合領土決議。
雖然林奇透過決議獲得了王位,不需要佔領全境才觸發決議,但仍需進行領土整合。在系統的規則中,屬於伊班牙曾經的領土、或屬於國王的領土、或屬於泛伊比利亞文化圈、或伊比利亞人口比例超過80%,皆可以整合。
整合花費的政治點是整合地區每日產生政治點的1000倍,也就是說,林奇整合高盧地區,需要花費4533政治點。
太他媽虧了!
從1936年8月到1939年8月,滿滿三年的時間,政治點也才增加到8000多點,就這樣要花掉一半多,不心疼才怪。
軍事點就不一樣,殲敵得到少,擴軍來得多啊。擴軍後,軍事點漲得厲害,直接到了多點。可惜,軍事點和政治點是一比一兌換,無法單獨使用。
林奇無奈中點選整合,先度過眼前吧,至於超級武器之路,估計要等時間了。點數不夠,時間來湊。時間越近,花費越少。
整合後,每日產生的政治點為9.8,翻了近一倍。軍事和工業線目前不算差,暫時不用規劃,剩餘的政治點先留著。
對同盟國的戰爭勝利了,但林奇的目標尚未完成,仍需繼續努力。
美洲,那是必須回去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