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4章 安哥拉戰役(三) (第1/2頁)

加入書籤

八月十五日,在羅馬國海軍的護送下,羅馬志願師及十二架飛機到達羅安達。

弗朗哥和霍埃爾熱情迎接該部隊。

羅馬志願軍番號為第一混編師,由一個步兵師和一個坦克團組成,師長埃託雷-巴斯蒂科。

羅馬國的步兵師採用二二制編制,一個師下轄2個步兵團,一個團下轄2個步兵營,一個營下轄2個步兵連,另外加上師屬一個炮兵團、一個迫擊炮營、一個反坦克炮連、以及勤務等人員,總計將近1.3萬人。

坦克團是臨時編制,轄兩個坦克營、一個步兵營、一個炮兵營及其他支援排,合計1500人,團長馬里奧-巴羅塔。一個輕坦營,裝備新改進輕型坦克cV33;一箇中坦營,裝備各種版本的m32坦克(仿製版的三號坦克,效能差距大)。

羅馬混編師的實力看起來很強大。

不過,羅馬軍裝備的步槍和火炮,和伊班牙軍的差距有點大。

羅馬軍的制式武器卡爾卡諾m1891式步槍,翻版加強一點的三八大蓋,威力不足,中規中矩。在兩年前的伊班牙內戰中,裝備羅馬軍武器的部隊苦不堪言,見到禁衛師的步槍兩眼炯炯有神,就知道有多嫌棄。

羅馬步兵師的炮兵團裝備65、75毫米山炮\/輕型榴彈炮,標配34門。這些火炮效能就懸殊太大,65、75毫米炮僅是射程幾千米的中口徑炮,和同時期的25磅炮,或者伊班牙的105毫米輕型榴彈炮相比,簡直差得太多。

在內炸結束後,伊班牙將羅馬軍的武器大部分賣出去,比如對面的非人聯軍,一部分武器便是羅馬武器,一部分是原葡牙軍武器。

相比羅馬步兵師,伊班牙的本土陸軍師編制更強一點,基本上是禁衛師的縮減版,兵力人,炮兵團仍是36門105毫米輕型榴彈炮和12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

霍埃爾的第一軍兵力是四萬人,後勤基本上由各師獨立負責。

在羅馬志願軍到達兩天後,霍埃爾的最後一批部隊和第二批十二架飛機也抵達,大軍雲集完畢。

伊班牙陸軍的實力擴大到九個師,十二萬人左右,決戰的時機已經到來。

弗朗哥和霍埃爾見薩拉查遲遲不調兵北上,認為沒必要等下去。

八月二十日,伊班牙遠征軍司令部下達命令,向北誘敵的北非軍團第二、第三師繞開追擊的非人軍隊,南下進攻馬蘭熱,切斷非人聯軍的後退公路。

這兩個師的補給一直有空軍空投,處於滿狀態。

在卡斯蒂前線,由羅馬混編師為主力,北非軍團三個師為輔助,發起正面進攻,拖住非人主力後退的步伐。

四十八架飛機全部出動,協助進攻。

霍埃爾的第一軍作為總預備隊。

第二天一早,轟隆隆的聲音朝非人聯軍駐地飛來。

哈羅德聽到聲音,一個激靈,拿上衣服直奔指揮所。

“給各軍傳令,注意防空。”

非人聯軍三十多萬人,僅有一百門防空炮,而這些防空炮在非人士兵手裡,是會大打折扣的。有經驗的僱傭軍都集中到薩拉查軍,這樣能發揮戰鬥力。

在卡特蒂前線,哈羅德指揮的非人聯軍大約十五萬人,其他軍隊分佈在盧卡拉和馬蘭熱一帶,防守交通線。

哈羅德深知,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在哈羅德命令下達後,伊班牙的飛機已到達駐地上空,開始掃射和轟炸。

突突突。

轟轟轟。

十二架戰鬥機和十二架轟炸機肆無忌憚地在空中飛舞著。

每一輪掠過,都會帶走無數人的生命。

非人聯軍的防空炮一直對著飛機打,看起來很努力,可命中率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