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節 (第2/5頁)
遺產的不是旁人,正是彭城郡公林縛。便是李卓向來信任、在治江寧期間也依重來主持軍務的高宗庭也是林縛身邊最重要的謀臣。
危急關頭,皇城又是高宗庭與趙虎率淮東精銳所守,誰有資格跟淮東爭著拉攏這部分御營軍將卒?
海陵王要是以為拉攏程餘謙就能控制新編後的江寧府軍,那就太小看淮東的能力了。
藩季良是陳西言信任的幕僚,陳西言又素來跟淮東對立——這在永興帝棄江寧西逃之前不假,但現在藩季良是什麼心思還真難說。陳西言關鍵之時,同意淮東精銳進來協守皇城,何嘗又不是陳西言對淮東、對現實的妥協?
吳黨最重要的勢力之一,海虞陳家都已經公開投附淮東了,指望藩季良還忠於帝室,多少有些樂觀了。
海陵王看不到淮東隱藏在背後的虛實,但沈戎的眼睛很尖銳。很可惜,淮東的安排也叫沈戎難以提出反對意見來——太后及海陵王在江寧能用的人手太少了。
有些位子一定要緊急去填滿,才能讓局勢安定下來,太后與海陵王沒有能用的人手,自然無法阻攔淮東安排自己的人手。
****************
戰事雖短暫,但給民眾帶來的痛苦是深刻的、痛徹心扉的;舊日在猝然間攪得面目全非,想要恢復正常卻是極困難的——數十萬戰急流民且不說,就是江寧城裡十五六萬的城坊戶、七八十萬口人,每天所消耗的米、炭等物資都是天文數字。
這幾天來,淮東軍控制江寧城,林縛下令在城內外各設開設粥場六十餘處,每天從淮東軍補給裡擠出三千石米糧以濟饑民,但江寧城在收復後短短三四天時間裡,糧價還是飛速上漲到十兩銀子一石糙米的程度。
江寧城在寒冬對石炭的消耗也是極大,淮東在此之前雖然有所準備,但當世極少人有官員能夠將一座百萬人口的城市管理得妥妥當當。
淮東的物資供應雖然要保證進入江寧外圍近十萬兵馬的補給,還有剩餘還能擠出來供應江寧城——林縛命令淮東軍強撐了幾天,接下來就要由江寧府接手這一攤子事情。
江寧城裡上百萬口饑民、難民在,稍鬆懈片刻,便可能是成百上千人的死難。
張玉伯直接去接手這個爛攤子,也才更深刻的知道其中的難處,以及奢家的狠辣。
江寧城十數萬戶、七八十萬口的城坊戶,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物資,相當比例都由江寧下屬諸縣以及周邊的徽州、池州、丹陽等府縣供應。
米糧有所不足,也多從揚子江上游荊湖、湘潭等地補充。
魚米之鄉的環太湖諸府縣,一是受戰事摧殘也嚴重,二是這些地方早就從傳統的糧食輸出地變成絲織產業,以海虞縣為例,近半土地種種桑植棉,人口密度又大,甚至要從外縣引進大量的糧食才能維持需求。
這次戰爭持續的時間很短,但江寧以南諸縣包括徽州、池州兩府在內,都受到嚴重的摧殘。江州失陷後,池州、廬州以西的揚子江就徹底給截斷,短時間裡不要奢望揚子江上游、荊湖、湘潭等地的米糧能流入江寧來。
一下子,江寧城裡這百餘萬口人,就立即形成一個巨大的、難以去填的糧食缺口——這個缺口填不上,填不好,江寧的形勢就難談穩定,江淮防線會因錢糧緊缺出漏洞,江寧也難對奢家持續追剿。
崇觀九年,燕虜破關南侵,掘堤毀河道漕運,打殘燕南、山東、中州等地,要不是東陽系苦苦經營出津海糧道,每年往北方輸送兩百多萬石米糧,燕京的形勢也無法拖延上四五年。江寧當前面臨的險惡形勢,跟崇觀九年的燕京有過之而無不及。
崇觀九年,燕南受摧殘嚴重,但京畿諸縣的情況好一些,還有一個就是北方豪族有儲糧的習慣,津海糧道打通之後,糧食危機即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