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51節 (第3/5頁)

加入書籤

臨渝近萬餘援兵剛到寧津,在寧津堡外,與虜騎倉促相接,打了一仗。臨渝援兵力戰不敵,有一部分人退進寧津堡,有一部兵往臨渝撤——往臨渝撤的人馬傷亡慘重,僅有數百人逃回,具體傷亡不曉得——朝廷已經決定調宣府軍進來禦敵,還沒有命令遼西薊鎮軍北撤……”

吳齊蹙著眉頭,東胡人已有精銳騎兵切入遼西的退路上,就算朝廷當機立斷,薊鎮軍想退回來也很難,更不知道郝宗成有沒有斷臂退兵的勇氣跟能力。

宣府是燕北三鎮之一,近年來所受打擊不大,但兵馬實額僅有三萬人不到,也不曉得朝廷到底調了多少兵馬進來。看朝廷當前的部署,仍然是希望這邊能咬牙堅持住而遼西能攻克遼陽奪得大捷。

吳齊對元氏朝廷只有仇恨而無情義,心裡冷笑:此時燕南與京畿、薊州等地還有抵抗的意志,一旦等薊鎮軍主力在遼西覆滅,這點抵抗意志也將跟著崩潰——這跟朝廷能調多少兵馬無關,在困難時刻,將卒的抵抗意志更為重要。

吳齊隨林續宏進了官廳,官廳裡除了林續文、孫尚望、馬一功等人之外,戶部右侍郎、津海總領司總制司黃錦年及戶部員外郎、津海倉監事官張文燈等人也在場。

黃錦年的品軼比林續文還高,他實際掌握津海倉及京畿漕糧輸運諸事,林續文掌握津海軍、河間府軍政大權及漕糧進入津海倉之前的輸運事務。在津海,林續文的權柄更重,但時局危難,津海城裡名義上還是要以黃錦年為首。在官廳之前,黃錦年坐左側,林續文坐右側,張文燈、孫尚望、馬一功等人坐在下首。

“吳將軍,還打算派人將你請回來呢!”黃錦年看著吳齊抬步跨門檻進來,站起來相迎道。

吳齊微微一怔,以往在黃錦年眼裡,吳齊只是一個乾瘦的淮東軍漢,對來津海公幹的他可是連個正眼色都不屑給的。

轉念間,吳齊倒是想明白了,就算朝廷對遼西還存有幻想,這種情形也應該考慮萬一遼西崩潰的嚴重後果了。此時能來援京畿的,除了陳芝虎部、長淮軍、梁家外,就是淮東軍了。

再者,若是燕京最終守不住,朝廷倉促間要遷都的話,也只能先退到津海來,從津海走海路去江寧。

第38章 臣子忠心

“吳將軍,你剛從西面回來,西面的情形如何?”

林續文指著身側的座位,請吳齊坐下說話。

吳齊是在淮東軍情司總制——這個將職沒有給朝廷正式承認,但不管怎麼說,吳齊都是淮東在津海的代表,林續文是絕不會輕慢他的。

黃錦年不求人時,看吳齊黑瘦乾癟似田間老農,沒有一點武將的氣概,十分的瞧不起他;這時候有求到淮東的地方,臉色跟變戲法似的換了樣,竟然是等吳齊入座後,才笑盈盈的坐下。

吳齊手撐著桌案坐下來,朝林續文說道:“西面的情形怕是不容樂觀,我建議林大人,將肅寧、河間兩城的守兵撤出來,全力防守津海外圍的砦寨!”

林續文臉有苦色,他與吳齊、楊一航每天都會通兩三回信,對肅寧外圍的嚴峻情勢是瞭解的,他問吳齊是問給黃錦年看的。聽吳齊這麼說,林續文看向黃錦年,問道:“黃大人,你怎麼看?”

林續文掌握河間府的軍政大權,津海軍回不回撤,他都能一言決之。但黃錦年是朝廷在津海的最高官員,林續文除非打定心思做軍閥,不然不會輕易的獨斷專行。很顯然,林續文還沒有做割據自立的心思,也沒有這個基礎。

黃錦年遲疑不定,主動放棄除津海、滄州之外的其他城池,這可不是普通人能夠有的果斷。

雖說朝廷已經要求他考慮最壞的後果,但在他看來,只要郝宗成先一步攻克遼陽城,情勢自然也就能轉危為安——棄守城池的罪名,也不是黃錦年能承擔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