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34節 (第4/5頁)

加入書籤

實也應是淮東考慮的一個方面,但倘若淮陽鎮主力在徐州城下遭受重挫,哪怕是僅獲得險勝,對東線接下來的形勢,都是弊遠大於利——就東線形勢,要沒有七八成的把握,寧可徐州城失去,也不應該拿花了兩年心思、投入大量資源構造的淮陽防線去冒險。”

淮泗形勢要害在徐州、門戶在徐州,徐州的地形重要,自不用多說。但徐州為陳韓三所掌握,而以淮東敵視,這是淮東經營淮泗防線所一直都面對的現實。故而這兩三年來,淮東著重加強徐州南面的淮陽、睢寧、宿豫等城,還在睢寧與淮陽之間,在汴水西岸增築了一座堅城,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徐州在地形上對淮泗地區的壓制。

形勢如此危急,林縛棄數年努力不用,明明沒有多大的把握,還要冒險去奪徐州城,自然叫董原百思不解。

劉庭州又說道:“林淮東以派兵進駐下邳為條件,與陳韓三約定詐降為計誘敵深入的策略,也有可能林縛在派兵進駐下邳之後就按兵不動……”

“這也有可能,但最終讓陳韓三將徐州獻給燕虜,淮東即便多得一座下邳城,未必就能佔到多少便宜!”所謂“以正合、以奇勝”,淮東沒有到山窮水盡之時,董原不會輕易相信有高宗庭輔佐的林縛會拿整個淮泗防線的安危,去搏一個五成勝算不到、奪取徐州的機會。

董原將案頭堆著的地圖展開,拿淮東所產的炭筆,在下邳的方位畫上標識,自言自語道:“淮東派兵進駐下邳,袁立山派偏師來取徐州,就只能走西線接近徐州城。這徐州城以西或西北,並沒有特別利於以少勝多的地形啊!”

徐州西臨汴水、泗水從其北面、東面流過,西邊有九里山、泉山等低矮山嶺,多在數十丈到百餘丈之間。河流入冬就會逐漸封凍,而數座山嶺雖在平坦的河淮平原顯得頗為高峻,但山勢侷促,遠遠談不上鎖咽之險,

“諾,你們看,”董原將手壓在徐州西北九里山的方位上,說道,“淮東這趟要想奪得徐州,唯有在燕胡所遣偏師從西北方向接近徐州城之前,淮陽鎮軍主力及時果斷插入到九里山附近,這樣才能封鎖燕胡偏師進入徐州的通道——陳韓三為取信燕虜,必然要出城與燕虜偏師夾擊淮陽鎮軍。”

“豈不是淮陽鎮軍要在九里山附近擊潰陳韓三所部與燕虜偏師的聯合,才有奪取徐州城的機會?”肖魁安問道。

“也許只要擊潰陳韓三所部就成,但燕虜偏師主將真要愚蠢透頂,才會袖手看著淮陽鎮軍將陳韓三所部先一步打垮而無動作。”董原說道。

計算到這一步,董原也明白淮東即使有什麼佈置,也應該在九里山一帶,卻萬萬想不透淮東到底有什麼奇謀,確保能在徐州城下有較大的勝算。

董原眼睛盯著地圖上九里山方位,地圖較為簡略,但他早年遊歷經過徐州,對九里山有些印象。

九里山又名九凝山,東西長九里而得名,主脈加上支麓有九座山頭,但最高不過四十丈,有兩條支流匯入西面的汴水河——這樣的地形算不上多少有利。

*************

“九里山?”陳韓三聲音提高八度,盯著居中傳話的張玉伯,“林大人要先派人進入九里山佈置?”

“對,”隨張玉伯走進徐州制置使司衙門的柳西林站出來解釋道,“我淮東兵馬進駐下邳,陳帥以詐降之計誘燕胡兵馬深入,其也只能從西線接近徐州城,九里山是其必經之地。遍觀徐州城周圍地形,沒有比九里山更適應殲滅虜兵的場所了。南下虜兵,應以騎兵為主,我家大人以為,這一戰非殲滅戰不能算大勝。待虜騎進入九里山以南地區,淮陽鎮軍與徐州兵即從東西方向,從側翼對虜兵攻開攻擊,九里山東西延伸的地形,將有效阻攔虜兵逃出戰場——既然戰場選在九里山,我們自然要利用這兩三天的時間,再進一步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