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93節 (第3/5頁)

加入書籤

贛東的通道;北線,就要驅趕嶽冷秋卯足勁去收復江州等贛北……”

“嶽冷秋這趟甚至將陳子壽所部白送給奢家,想要叫他跟奢家拼老命,怕是困難。”林夢得說道。

“容忍他也只是一時,”林縛笑道,“我想著,一定要將青陽、南陽從池州劃出來,與弋江新置一府。兵馬可以多給嶽冷秋一些,但地盤只給他秋浦河以西的,這點就容不得他不拼命往西打……”

“長山軍以後就駐在弋江?”高宗庭問道。

“嗯,”林縛點點頭,將他的考慮說給眾人聽,“敖滄海率部西進,我就是打算叫他趁浙閩軍西逃之際,搶先佔下青陽;永興帝還是要迎回來,但御營水軍及御馬監禁就沒有必要回來了,丟給嶽冷秋跟董原,算是給點好處給他們——你們覺得這麼安排覺得如何?”

高宗庭、秦承祖等人點了點頭。

永興帝西逃,隨行差不多還有小兩萬的兵馬。

淮東要迎永興帝回江寧,但不能叫御營軍這部分兵馬回來,只能當成包襖丟出去。

此外,想嶽冷秋往西打,不給他水軍不行,將御營水軍丟給嶽冷秋,也算是換他支援淮東的條件。

這時候不能把嶽冷秋逼急了,不能叫嶽冷秋狗急跳牆,可以將御營水軍劃給他,甚至暫時由江寧這邊全額承擔江州軍的錢糧,但只要搶先一步佔領青陽,並在青陽、弋江等城駐以重兵、精銳,叫江州軍不能越過秋浦河東進,嶽冷秋就沒有在池州有站穩腳、觀望形勢的機會。

秋浦河以西,僅有兩城還在嶽冷秋的手裡,嶽冷秋不拼了老命往西打,隨著時間的推移,淮東對江南之地的消化逐漸深入下去,嶽冷秋手裡哪怕有十萬精兵,沒有足夠養兵的地盤,也只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董原那邊怎麼辦?”孫敬軒問道。

淮西那邊談不妥,董原硬要支援永興帝留在廬立另立國都,問題還將棘手。

有燕虜這個大敵,這南邊的半壁江山必然還要保持表面上的統一。

嶽冷秋與江州軍相對好處置,董原畢竟明面上還控制從西到信陽、東到泗州、北到渦陽、南到廬州的千里之地——

“董原表現有功無過,要是將董原逼急了,他的危害要遠遠大過嶽冷秋,”高宗庭說道,“但是相比較江州軍能為嶽冷秋一人較好的掌握外,董原還不能完全的掌握淮西形勢,這對我們來說,是有利的地方……”

林縛點點頭,淮西的基本盤不去觸碰它,但可以利用淮西的複雜關係,使董原、劉庭州、肖魁安以及陶春之間互相牽制,不至於對淮東形成大的威脅。

相比較董原、嶽冷秋,荊湖、湘潭相距較遠,以遠交近攻而論,給荊湖、湘潭的條件可以更寬鬆,以示拉攏,眼前更關鍵的問題,是淮東以怎麼的權力框架去控制江寧?

第134章 還朝

相比起牽制嶽冷秋、董原等外藩勢力,淮東當前還面臨一個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淮東要以怎麼的權力架構,才能將江寧控制在掌握之中。

永興帝在江寧登基,為應對當時的局勢,設御營司以掌軍政,由政事堂諸相兼任御營使、副使,包括京營大軍也置於御營司的構架之下,政權、兵權空前集中。

御營軍、杭湖軍、徽南軍相繼破敗、打殘,除江州軍、淮西軍、荊湖軍、湘潭軍等外藩外,淮東軍幾乎是南越所能控制的全部兵馬。

黃錦年說道:“主公今日所執之權柄,與御營使一般無二,御營使理所當然由首輔兼任;依錦年所見,主公當以首輔兼御營使以執國政……”

林縛搖了搖頭,說道:“太后在維揚邀沈戎登船同來江寧,又有意邀劉庭州、元歸政回來。這以後政事堂裡,有的是口角爭執,我可沒有精力整天跑到政事堂去打嘴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