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節 (第3/4頁)
悟,金銀再多,積在銀窖裡,卻是最沒有用的死物。
林續文早在四月中旬,就將四十萬白銀作為本金加入淮東錢莊。林縛以淮東軍司的名義,將這筆銀子支借出來,沿津海糧道收購糧商手裡的餘糧,作為疏散近四十萬軍民南下的物資儲備。
“沒有兵部與宗庭在北地苦苦支撐,津海糧道也維持不了這麼久,沒有津海糧道的存在,淮東想積蓄力量,也無從談起,”林縛說道,“當初,大哥在津海的功業也是無人能替代的……”
林續文慚愧說道:“十七弟不用給我臉上貼金了,說到底,還是花銀子的境界有高下之別啊……”
林縛笑了笑,岔開話題說其他事情。
宋佳伺立在林縛身後,暗暗感慨:燕冀及晉郡已經大體給燕胡控制住,但在津海成功組織軍民疏散,淮東得到利益極大……
津海軍撤下來,將直接成為能給淮東所用的精銳戰力。
近四十萬軍民疏散到嵊泗、昌國及明州府諸縣安置,將直接鞏固淮東對浙東的統治。而近四十萬軍民的遷入,將有助於迅速恢復甚至進一步提高明州府的農事生產。
明州府有很多是因為人口銳減而產生的拋荒田,幾乎沒有什麼開荒難度;此外,大量徵沒降族為官有的田產、屋宅,都能直接安置人口。
為了儘可能的不誤農事,淮東採取移戶填丁的方式進行流民安置。
早在五月上旬,就從崇州、鶴城等地的屯寨裡抽丁戶填入明州,趕在夏秋之際,將明州府所徵沒的官田及拋荒田都種上稻、棉、麻、蔗等作物。從津海疏散出來的民眾,六月上旬才陸續抵達淮東,先填入屯寨,以補農事勞力的不足——便是透過這種方式,在明州府搶種了超過三十萬畝地,還不誤鶴城、崇州等地的耕作及墾荒等農事。
這為緩解明年的糧食壓力,大大的緩了一口氣。
南遷的近四十萬軍民,除津海軍外,還能給淮東提供四到六萬人的合格後備兵員。
南遷民眾要在地方安頓下來,總需要一兩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必然需要淮東進一步擴大工輜營的輜兵規模,才能以工代賑的方式,扶助南遷民眾渡過最初的難熬年頭。
林續文、黃錦年等人加入淮東,淮東將能在顧悟塵之外,在江寧新都扶植自己的代言人。
因為津海糧道的緣故,津海也積攢了巨量的財富。
包括黃錦年家族在內,淮東軍司一次獲得約三十萬銀的軍資“捐贈”,淮東錢莊更是獲得超過百萬兩銀的本金。
林縛以淮東軍司的名義,從淮東錢莊支借白銀一百萬兩,收購因津海糧道停運後糧商手裡積壓的餘糧。
除四十萬石米糧用於疏散津海民眾南遷及前期安置外,在各地糧食壓力如此緊張的時刻,淮東的米糧儲備也因此增加到一百四十萬石。
當然,淮東軍司向淮東錢莊的支借總額也激增到兩百萬兩白銀,每年僅支付錢息就高達二十四萬兩。
也只有到這時,才能看出林縛當初堅決籌立淮東錢莊的巨大好處。
除了黃錦年為保全家族才會將真金白銀捐贈出來做軍資,其他人,便是林續文,覺悟再高,也不會白白的將家裡的銀子拿出來養軍。
比起強行徵用會激起劇烈的反抗來,以淮東錢莊為媒介,淮東籌軍資的手段要溫情脈脈得多——淮東雖然因此要支付高額的錢息,但也透過淮東錢莊,將分散的勢力緊緊的團結在淮東的周圍。
那些糧商,也由於津海糧道斷了,手裡的存糧給淮東軍司收購去,得了銀子一時沒有出處,兵荒馬亂的,也不敢揣著大筆的銀子四處亂走。
淮東軍司的贖賣行為,也進一步贏得糧商的信任,更願意將銀子存入錢莊吃錢息。
利用淮東錢莊及屯寨的模式
↑返回頂部↑